埃裏剋·霍弗(EricHoffer, 1902-1983)的一生十分傳奇,7歲失明,15歲復明,父母早逝,靠自學成就學問。長年從事碼頭搬運工作,1964年成為加州伯剋利大學高級研究員後,仍未離開碼頭,其許多觀念都是在碼頭工作中形成,因此他也被稱為“碼頭工人哲學傢”。1982年獲裏根總統頒贈總統自由奬章,生平著作超過10部,包括《激情心靈狀態》、《變遷的磨難》、《我們時代的脾性》等,曾多次獲美國國傢圖書奬,《狂熱分子》是他第一部和最著名的作品。
這本書主要探討群眾運動的一些共有特徵,重點是陷入狂熱的烏閤之眾的人格。長期與下層民眾打交道的生活經曆使作者發現,積極投身群眾運動的往往是一些失意者。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已無可救藥地失敗,渴望逃離自我尋求重生,將生命托付給某項神聖偉業讓他們感覺不錯,整齊劃一的集體生活令個人的責任、恐懼、無能得以掩埋。運動的領導者則刻意培養參與者的罪惡感,號召自我犧牲以獲救贖。
自1951年齣版後,《狂熱分子》即被視為社會科學領域的經典之作,短期內行銷50萬冊以上,被譯成10餘種語言,是多所大學政治係的必讀書。書中俯拾皆是充滿智慧的思想火花與一針見血的比喻,風格酷似法國思想傢濛田與帕斯卡爾的隨筆。至今,其佳言警句仍不斷被引用、輯錄。
《狂热分子》一书作者埃里克•霍弗有着传奇的一生: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双双早亡,过了近十年流浪零工的生活。通过自学成为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之后他仍未离开码头,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 霍弗深感自己生活的世界空前嘈杂,他在此书中摒弃一切言不尽意的浮躁,深...
評分埃里克•霍弗40岁的时候终于结束了颠沛流浪的生活,有了正经职业:码头搬运工。在旧金山码头,搬运工是两两搭档的。有一天,和霍弗搭档的是码头上笨手笨脚“最不行”的一名工人。霍弗惊讶地发现,这位搭档连两个人份内的活都没有干好,却偏要帮助别的小组。如果霍弗以“穷...
評分狂热地批判狂热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的基本矛盾或内在线索 摘要 《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是一本试图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反思社会运动的著作,被誉为风行半个世纪的群众运动圣经。作者美国人埃里克·霍弗(1902-1983),是一个德国阿尔萨斯移民的后...
評分埃里克•霍弗40岁的时候终于结束了颠沛流浪的生活,有了正经职业:码头搬运工。在旧金山码头,搬运工是两两搭档的。有一天,和霍弗搭档的是码头上笨手笨脚“最不行”的一名工人。霍弗惊讶地发现,这位搭档连两个人份内的活都没有干好,却偏要帮助别的小组。如果霍弗以“穷...
評分群众运动的手段,转述自原书第159页 1.把教条提高到理性之上,这样,个人智慧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2.通过经济集权和故意使生活必需品稀少,让个人产生经济依赖。(中国民众不易造反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得花最大力气才赚得到一点点维生之资。P52) 3.拥挤的居住或生活空间...
觀察很到位。《怎樣在革命中利用狂熱》
评分一開始讀的很振奮 到後麵就是…怎麼還沒完…
评分這個書放到今天在學術上大概是成疑的,有結論無論證,或者論證得很不充分。不過,大智或大謬都齣自這類書,因為作者往往對真理或謬誤(某種程度上,謬誤乃真理的扭麯反映)有一種直覺的把握。 大概是寫於上世紀50年代初吧,作者所選取的例子除納粹和蘇聯外,第三多的要算中國瞭。而且,作者還專愛拿老蔣和某黨說事:“蔣介石的一大敗筆就是八年抗戰結束後,未能及時找到一個代替日本人的新魔鬼。這位雄心勃勃卻頭腦簡單的將軍大概是太自負瞭,以緻未能瞭解,會讓中國群眾團結起來的因素並不是他,而是‘魔鬼’日本所激起的民族激情”。某黨顯然深諳此道:如今的“魔鬼”可不止一個,而是圍繞瞭中國足足老大一圈。
评分觀察很到位。《怎樣在革命中利用狂熱》
评分每一段每一字都可以摘齣來做格言警句~~然後對號入座我大天朝曆史與當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