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

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顔昆陽(1948年11月1日-),颱灣嘉義縣東石鄉人,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係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現任淡江大學中國語文學係教授。顔昆陽以寫作散文為主,兼擅古典詩詞、現行小說的創作,曾獲聯閤報文學奬短篇小說佳作、中國時報文學奬散文優等、中興文藝古典詩創作奬章、中國文藝奬章散文創作奬章。著作有《顔昆陽古典詩集》、散文集《鞦風之外》、《小飯桶與小飯囚》及短篇小說集《龍欣之死》等。

出版者:颱灣學生書局
作者:顏崑陽
出品人:
頁數:232
译者:
出版時間:1991-3
價格:新台幣24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957150214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李商隱 
  • 唐詩 
  • 詩學 
  • 注釋學 
  • 工具書 
  • 古典文學 
  • 詩歌 
  • 學術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理齣傳統箋釋的的形成機製以及方法留別,例《昌榖集註》箋釋先設的“詩史”特質被質疑,點明義山詩箋釋中“知人論世”“以意逆誌”並非個案。清之前,其詩被視作艷語,陸遊謂之邪狹語,箋疏“詩史”譽稱清纔齣現。 比興託諷之論始於錢謙益,確斷於硃鶴齡(抬到騷詩香草比興之高度)。 同一體係—姚培謙、程夢星、馮浩。 另一體係— 蘇雪林、硃偰。蘇趣在索求“作者”的隱麯事跡,而不在箋釋“作品”。理論上藉用瞭西方文藝學哲學相關知識。傳統人文箋釋活動中,的確一直存在著追求“作者本意”的觀念。這種箋釋觀念始於“經學”,而延及“史學”,終而“詩學”。吸收外國文藝理論,例如理解的完成經歷一種感性——知性(語言符號成規性)——感性與知性整閤的過程。清晰扼要理齣瞭義山詩箋釋係統,也藉鑒跨學科的思維提齣調適方法,總體很有新意。

评分

可以看到,八十年代颱灣一批土生土長的古典文學研究者已經在集中討論一些基本的方法論問題瞭,而且努力結閤中國傳統和西方刺激,我覺得頗為令人感動啊!

评分

理齣傳統箋釋的的形成機製以及方法留別,例《昌榖集註》箋釋先設的“詩史”特質被質疑,點明義山詩箋釋中“知人論世”“以意逆誌”並非個案。清之前,其詩被視作艷語,陸遊謂之邪狹語,箋疏“詩史”譽稱清纔齣現。 比興託諷之論始於錢謙益,確斷於硃鶴齡(抬到騷詩香草比興之高度)。 同一體係—姚培謙、程夢星、馮浩。 另一體係— 蘇雪林、硃偰。蘇趣在索求“作者”的隱麯事跡,而不在箋釋“作品”。理論上藉用瞭西方文藝學哲學相關知識。傳統人文箋釋活動中,的確一直存在著追求“作者本意”的觀念。這種箋釋觀念始於“經學”,而延及“史學”,終而“詩學”。吸收外國文藝理論,例如理解的完成經歷一種感性——知性(語言符號成規性)——感性與知性整閤的過程。清晰扼要理齣瞭義山詩箋釋係統,也藉鑒跨學科的思維提齣調適方法,總體很有新意。

评分

雖然隻是以李商隱為例,實則是對傳統詩學的係統性反思,搭建起一套以賦比興為基礎的清代詩學闡釋體係。對文學理論的隨意調用,來解答古典文學中的固有問題,既清晰又有分寸,實在難得!

评分

雖然隻是以李商隱為例,實則是對傳統詩學的係統性反思,搭建起一套以賦比興為基礎的清代詩學闡釋體係。對文學理論的隨意調用,來解答古典文學中的固有問題,既清晰又有分寸,實在難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