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衣文录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孙犁 书话 随笔 散文随笔 读书 休闲读物 现当代文学 杂文
发表于2025-02-22
书衣文录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可以看作是日记/书话的集成,至于编者称之为新的文体我觉得无必要,写在书衣上确实新颖,但与文体无涉。
评分可以看作是日记/书话的集成,至于编者称之为新的文体我觉得无必要,写在书衣上确实新颖,但与文体无涉。
评分翻完了,很多书都没有见过。
评分人生况味。为啥不用点图,伤心。
评分一九七七年二月十四日下午,《曹子建集(上)》:“又值岁暮。回忆一年之内,个人国家,天事人事,均系非常。心情百感,虽易堂名为晚舒,然不知究可得舒否。仍应克励自重,戒轻戒易,安静读书,不以往事自伤,不以现景自废。”
孙犁(1913—2002),河北省安平县人,原名孙树勋,笔名孙芸夫、林冬苹、纵耕等,书斋名芸斋、耕堂亦作笔名。1938年春投身抗日战争,在冀中、晋察冀边区从事编辑、教学等工作,并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小说《荷花淀》,蜚声文坛。1949年1月,在《天津日报》做副刊编辑工作,同时坚持创作,并指导、扶掖文学青年。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诗集《孙犁新诗选》、理论著作《文艺学习》、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以及《耕堂劫后十种》等。今有《孙犁文集》、《孙犁全集》行世。
自来藏书家或爱书人常有把自己的书重新包装以利保护的习惯,也有在书上写写画画的传统,孙犁也不例外。但他把书皮上的文字发展成为一种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自由随意、精短隽永的文体,是别开生面的独创。
文革后期,孙犁虽然从“牛棚”、“干校”解放出来了,但仍然不能正常地发表文章,便利用废纸来包装发还的旧书,同时在“书衣”上写点文字。后来这些文字整理发表,成为新时期一种独特的文体,被评论家称为“是孙犁在荆天棘地中为自己开辟的一条可致幽远、休养生息的小径,也是为自己打造的一页叶顶风破浪的扁舟,还是他在浊世中独创的饱蕴文化意味的工作平台”。
1998年,由刘宗武编汇的《书衣文录》在山东画报社出版,并加了少量注释,受到广大读者与孙犁研究学者的欢迎和喜爱。
书衣文,即写在包书纸上的文字。孙犁的书衣文多是记事、书评、买书记历等等,从中也反映了作者当时的生活状态与社会面貌。文录大多数篇章都是以文言写成,对于我这个文言门外汉来说读着有些吃力,所以只有前半部细读,后半部分略读。书衣文前的三篇短文很不错,足以传世。
评分 评分把《书衣文录》看成一本微博集,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短一点的,直接发了;长点的,弄个长微博。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更没有微博,如果有的话,耕堂老人会不会把那些文录写成一条条的微博? 想想如今微博界以读书为主旨耕耘在微博上的,名头响的,首推@鹦鹉史航。瞧瞧这人的系...
评分小时候家里存有耕堂老人的《铁木前传》的,至今记得那异常恬净,又异常精神的文字。分明是弥满了战争时代硝烟和动员、工作和辗转的紧张气息,无心无迹的读下去,却只觉得手艺人工作的热闹,紧张,有趣。孩子们也自觉地参与进去,做点力所能及的活计,全神贯注的随地嬉戏,...
评分把《书衣文录》看成一本微博集,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短一点的,直接发了;长点的,弄个长微博。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更没有微博,如果有的话,耕堂老人会不会把那些文录写成一条条的微博? 想想如今微博界以读书为主旨耕耘在微博上的,名头响的,首推@鹦鹉史航。瞧瞧这人的系...
书衣文录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