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华,横跨剧场、舞蹈、电影、教育等不同领域的香港多栖创作人、批评家。1989—1995年旅居伦敦期间,自组“非常林奕华”舞蹈剧场。1995年回港后致力推动舞台剧创作,编导作品超过五十部。1999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1994年凭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自1997年起至今担任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讲师。其批评文章散见《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外滩画报》、《上海壹周》、《明日风尚》、《号外》等各地报章杂志。
林奕华排演舞台剧这么多年,取材每多来自文学,手法上的灵感却总是电影。令他难过的是,好电影似乎越来越少,电影与思想已渐行渐远,成了现代人用来暂时解除焦虑的特效药。如果电影人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漠视知性与心灵的满足,无法掌握大众的欲望和期待,那即使有再多光鲜亮丽的姿态、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找不到投射的空间。
入手《恶之华丽》四册书纯属偶然,某日在方所淘书时碰见《明星教给我的那些事》和另外一本,简单翻翻,说一些作者对明星及其事件的看法,感觉应该比较主观,便没有买下。回到住所,看到文化周末讲坛有林奕华的讲座,出于对杨照和马家辉(他们俩是嘉宾主持,也算是文化周末的常...
评分标题是《恶之华丽: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摆明一副非影迷不能入内的架势。好在我虽然是不那么合格的影迷,书中提到的不少电影未必都看过,也并不妨碍我欣赏这本大作。 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林奕华的新书似乎就是为了印证,作者和我对...
评分从《等待香港》系列到舞台剧《红楼梦》,林奕华在我心里一直是白月光一样的存在。 深沉又明快,深情又自持,认真又不失幽默。 恶之华丽系列看了《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和《文化人何苦为难文化人》,前者看起来还算畅快,一如既往地切中要害。 可是今非昔比,文娱意在博君...
评分0819:林奕华-恶之华丽: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 林奕华,香港人,最出名的是话剧,同时也是个专栏作家,私以为专栏作家和学生差不多,每日要交作业,有时肚子里有货,大笔一挥而就,肚子里没货就只好东拉西扯,所以专栏文章有的好有的不好。这本书就是林奕华专栏文章集...
评分0819:林奕华-恶之华丽:这个人必须也很爱电影 林奕华,香港人,最出名的是话剧,同时也是个专栏作家,私以为专栏作家和学生差不多,每日要交作业,有时肚子里有货,大笔一挥而就,肚子里没货就只好东拉西扯,所以专栏文章有的好有的不好。这本书就是林奕华专栏文章集...
作者对香港电影及时代、人性的思考,对于我们现在来看大陆电影环境,和宏观上「电影的产生和意义」都很有启发。
评分散得我都怀疑自己到底爱不爱电影了哈哈。
评分一般般,不长新知识,不见硬派观点,知识分子散谈,不喜欢中英文夹杂的港台腔写作。
评分专栏体,评的多是当年的华语院线片,如今的影院比那时更有过之,懒得再说。男“舒琪”变成女“舒淇”,醉醉的,在做电影书这事上,理想国也没有多靠谱。林奕华竟是CC粉!!以后看戏就穿CC去啦!洗版的感受太写实了哈哈哈哈
评分书是今年10月份出的新书,里面的片子却是2、3年前的主流上档片,有些观点虽然不错但已经没有时效性…… 这种把过去的专栏文章集结一下出版难免圈钱嫌疑,不值得买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