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洛·梅(1909—1994),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30年获得奥柏林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得纽约联合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和在怀特研究院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长期工作。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及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奖励。出版了《咨询的艺术:如何给予和获得心理健康》、《焦虑的意义》、《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和《祈望神话》等20多部著作。
《人的自我寻求》的主题是关于个体人格如何在孤独的时代得以重建。本书从分析人的空虚、孤独与焦虑入手,解释现代人面临的严重心理困境,并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一混乱的根源是价值核心的丧失、自我感的丧失、语言的丧失和悲剧感的丧失等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因素。然后通过强调自我意识是人不同于动物的独特标志,力图论证它是人的自由赖以存在的基础。最后试图通过对自由、良心、勇气等传统价值作新的阐释而重新确立人格整合的目标。
第一章,作者开篇就提出了一个刺激人眼球的观点,20世纪中期人们的主要问题是空虚,人们不仅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而且他们对自己的感受没有任何清晰的概念。这种空虚的最大危险是,它迟早会导致痛苦的焦虑和绝望,而且如果不纠正,它最终会导致人类最珍贵的品质无效甚至被排斥...
评分第一部分:我们的困境 > 空虚感的两部分:对自己的感受没有清晰的概念;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梁漱溟先生称之为“机械”)。 > 空虚感的后果:没有积极的、建设性的目标,被抑制的潜能转变为病态和绝望,最终转变为破坏性活动。 > 陀螺仪型人(一战前的美国人):在强有力超...
评分从未接触过心理学。 最近因为朋友推荐,开始看罗洛·梅和霍尼。 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也许这就是大师的著作吧,浅显易懂的语言、贴切生动的故事,让人反思自身,回望来路,也认识所处的世界。 特别是罗洛·梅,在这本书里,他时而引用T·S·艾略特的诗歌,时而抛出一段流行歌曲,...
评分 评分看了对自我内在力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谨借用扉页的两句话来表达读后的感受,“冒险会导致焦虑,但不去冒险却将会失去个人的自我……而在最高意义上,冒险正是为了意识到个人的自我”。(克尔凯郭尔) “有人拜访自己的邻居,是因为他要寻找他自己,而有的人是为了欣然失去他自己。你对自己的不健康的爱将会让孤独成为你的牢狱”。(尼采)
评分自由、责任心、勇气、爱以及内心完整的特质是本书倡导的价值观,被最后一段话深深感动。Glaucon反驳苏格拉底:“我不相信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有有上帝之城”。苏格拉底回答说:“无论这样一座城市是存在于天堂,还是将来会存在于地球上,智者将会遵循那座城市的生活方式,与其他任何东西没有关系,而且在这么看待它的时候,他就将会井然有序地布置自己的家”。
评分正如书名一样,它旨在探索自我,寻求自我。它剖析了很多东西包括孤独和焦虑,但是并没有给出确切可行的解决方法。这就如心理咨询一样,许多来访者带着希望咨询师给予建议方法的心态来到,实际上更重要的,是与咨询师一起探索的过程本身。然而,曾经有些功利的我很长时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评分还要再读
评分讲述如何在这个孤独的时代探寻自身的内在力量,成为真正的自己/“我”。对于独自一人找不到路的我来说,是很大的慰藉。作者引用了很多诗句、文学作品、学术著作,很美、也充满力量,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受到这些经典作品的魅力、也借此发现了那些大智慧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