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笔者转向古典学问时随即面临一个问题:中西方的古典学问博大精深,但在如今的学科建制中却找不到地盘,甚至找不到一个恰切的学科名称。古典学问不按如今的文、史、哲划分学科,西方的现代“古典学”也不能涵盖西方的古典学问。如何为古典学问确立一个恰当的名称,使之在现代的大学体制中有一个落脚处,非常困难——当时我想到的名称即“古典诗学”,但随之感到这个名称也需要大费周章地说明:它不是中文系的一个二级学科,更不是中文系二级学科古代文学下的一个专业方向,而是……晚近十年,笔者试图从多方面说明何谓“古典诗学”,文章不论长短、不论文体,在此结集,便于学界同仁指教。
在读此书前,我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去读:什么是古典诗学?以及为什么要重启古典诗学?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学?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作者是用古典诗学来代表着古典学问。而且其他各篇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什么是“古典诗学”。那么,在通读之后,我觉得这本书的主题就是书名——重启...
评分在读此书前,我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去读:什么是古典诗学?以及为什么要重启古典诗学?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学?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作者是用古典诗学来代表着古典学问。而且其他各篇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什么是“古典诗学”。那么,在通读之后,我觉得这本书的主题就是书名——重启...
评分在读此书前,我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去读:什么是古典诗学?以及为什么要重启古典诗学?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学?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作者是用古典诗学来代表着古典学问。而且其他各篇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什么是“古典诗学”。那么,在通读之后,我觉得这本书的主题就是书名——重启...
评分在读此书前,我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去读:什么是古典诗学?以及为什么要重启古典诗学?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学?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作者是用古典诗学来代表着古典学问。而且其他各篇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什么是“古典诗学”。那么,在通读之后,我觉得这本书的主题就是书名——重启...
评分在读此书前,我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去读:什么是古典诗学?以及为什么要重启古典诗学?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学?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作者是用古典诗学来代表着古典学问。而且其他各篇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什么是“古典诗学”。那么,在通读之后,我觉得这本书的主题就是书名——重启...
解经、索隐,尝试把高贵的哲学家的真正意图摸透,看他们怎么拐弯抹角地说出真相、真理,还要体会他们为什么要如此隐晦地讲,他们面临着什么样的言说环境,此种环境是历史性的还是非历史性的,他们与普通人是否类似,如果不一样的话,他们将如何处理与普通人的关系,最终如何处理他们与政治的关系。这些相关问题可能是刘小枫所考虑的,这也是他的策略,用古典来对抗“现代”,用典籍来封杀各种“主义”,而他之所以可以用这样的策略是因为目前的中国已然没有一种强制性的意识形态可以独占鳌头了,党派自身陷入了危险的平衡运动中。
评分读了后,到今天已然忘却~还是得做笔记……
评分在西方,古典诗学从未中断。那么,重启,看来就是重启在中国有过中断的古典诗学。
评分市民悲剧博取谁的眼泪是增订的内容,没读过,标个。读大刘两三遍算不上精读,只是了解下国朝在此世纪人文社科的最高水准罢了。缺乏教养的技术人不能理解重启古典诗学的意义倒也罢了,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在经典与解释的世界,整天与历史上的伟大心灵交往,孤寂从何说起?经学是根底,中西方皆然。如是则大悟史迁到底是什么家?而尼采的微言大义隐于何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什么来路?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的关系?古典文明学系,古典学系,诗学,人学,国学,万变不离立言以臻伊比鸠鲁灵魂的品味。哦,还有吊诡到神学境界的政治话语!廖子?创作?独创性?二道贩子?美是难的,刘小枫是难的。没社会功用、没原创发明的实用都是为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最飘忽单薄也不能超过纪德和木心的限度,不然就是给领导干活的命了。孔孟旬董史迁读经典
评分市民悲剧博取谁的眼泪是增订的内容,没读过,标个。读大刘两三遍算不上精读,只是了解下国朝在此世纪人文社科的最高水准罢了。缺乏教养的技术人不能理解重启古典诗学的意义倒也罢了,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在经典与解释的世界,整天与历史上的伟大心灵交往,孤寂从何说起?经学是根底,中西方皆然。如是则大悟史迁到底是什么家?而尼采的微言大义隐于何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什么来路?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的关系?古典文明学系,古典学系,诗学,人学,国学,万变不离立言以臻伊比鸠鲁灵魂的品味。哦,还有吊诡到神学境界的政治话语!廖子?创作?独创性?二道贩子?美是难的,刘小枫是难的。没社会功用、没原创发明的实用都是为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最飘忽单薄也不能超过纪德和木心的限度,不然就是给领导干活的命了。孔孟旬董史迁读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