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研究與思想史敘事(上捲):形式—觀念—話語
上編 從形式到觀念:格林伯格在中國
抽象藝術的理論死亡易英3
格林伯格的意義瀋語冰17
格林伯格的雙重遺産瀋語冰30
格林伯格:現代主義與神話敘事周功華43
現代主義的“復仇”:格林伯格對極少主義的批判何桂彥53
格林伯格的藝術批評觀及其對美國現代藝術的影響高嶺72
格林伯格與美國抽象錶現主義張敢78
文化冷戰與中央情報局:“美國繪畫”的橫空齣世(1945-1960)
河清101
後形式主義時期的格林伯格易英119
圖像與語言的轉嚮曹意強123——後形式主義、圖像學與符號學
格林伯格能否成為我們的參照王春辰148
中國有抽象主義藝術嗎?高名潞162
抽象藝術的中國問題陳嚮兵171——現代性視域下中國抽象藝術的本土化及其路徑選擇
《字球組閤》中的“格林伯格”王南溟189
“復調”的再造與對象的解放魯明軍216
下編從觀念到話語:當代藝術與文化政治
另類政治:施坦伯格和他的多重解釋論瀋語冰231
作為“社會治療學”的觀念藝術在中國魯明軍247
觀念性藝術與持續闡釋顧丞峰255
我們為什麼沒有感知作品的能力?劉禮賓265
革命想象、革命紀實與對革命的想象楊小彥271——對發生在視覺政治中的中國當代攝影的一種考察
後革命時代的影像政治:公民倫理與革命倫理的“道德商談”支宇278——從小說《官司》到電影《集結號》
大眾文化與微觀政治殷雙喜296——當代藝術中的社會學切入
當代藝術的公共政治視界:藝術機構、藝術傢及公眾李公明306
觀念的轉嚮:重構的政治記憶陳嚮兵324——中國當代藝術的政治文化及其閤法性問題
當代藝術與公共政治:從“圖像交往”到“藝術商談”彭肜341——以“成都春沙”(2004-2010)為中心
附錄
格林伯格在中國 353——“2010格豐當代藝術論壇”綜述
“視而不見”抑或“見而不視”?377——“視覺與觀念:當代藝術與文化政治”學術研討會側記
作者簡介398
視覺研究與思想史敘事(下捲):眼與心,物與詞
上編 眼與心:當代藝術與現象學視域
藝術直觀與形而上學楊大春3——從意識現象學視域到身體現象學視域
姿態影像與影像化的姿態場域:從黃翊到威廉?佛塞龔卓軍23
形而上學、當代藝術與話語政治魯明軍39
眼與心與世界陳岸瑛 75
從“看”到“看到”杭春曉 88——由梅洛?龐蒂的一句話談起
感同身受包茜 97——梅洛?龐蒂的可見性之謎與當代藝術
注意力與視覺性的建構:喬納森?剋拉裏和他的視覺研究瀋語冰 112
當代藝術及其不滿王春辰 127——進入朗西埃的異見中
當代藝術中被觀看的偏差盧迎華133
符號、展演、癥狀式閱讀:曆史的精神分析式探問劉紀蕙140
重釋“幻燈片事件”羅崗159——兼論《鬼子來瞭》與“國民性話語”之關聯
易象、模仿與抽象:從周易齣發思考中國當代藝術的未來柯小剛172
下編物與詞:視覺與思想
簡析波德裏亞的“物”理論吳興明189——關於物的理解與消費社會批判的一個簡明討論
在今天,藝術如何政治:雅剋?朗西埃的美學-政治觀蔣洪生201
藝術作為異質性:媒介、物性與材料鮑棟238
當繪畫淪為一種矯飾的藝術王玉鼕250——邁剋爾?弗雷德的美術史與美術批評
現代主義辯證法的誤讀及其後果張曉劍272——論弗雷德對極簡藝術的批判
劇場化:描述“物”的一種方式蒲鴻290
嫦娥之影:金農《月華圖》與畫傢的眼睛黃小峰298
機器與速度:隋建國的“大提速”汪民安308
模擬與自然:展望的“假山石”汪民安313
檔案與田野:“物”之視覺考古與當代藝術史寫作魯明軍318——兼析張曉剛的言路與心路,1981-2011
用具—記憶—藝術:從日常情感到倫理政治魯明軍337
附錄
“眼與心:當代藝術與現象學視域”學術研討會綜述349
藝術即“物”384——“物與詞:視覺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述略
作者簡介405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