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987年入兰州大学历史系读本科,199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7年起供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至今,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和教学领域是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史学理论。
本书具体考察梁启超、章太炎、胡适对中国学术思想史的诠释和重构,着力揭示其背后的现实关怀、思想意图,分析他们怎样用“新知”阐释“旧学”、依“旧学”吸收“新知”,从而实现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题目选的好,但写出来真的很一般。。
评分对照年谱,顺序阅读全集,整全地把握人物思想的形成、转进与回归,体验一个饱满的生命,其思想、人格与时代的互动、交缠,进而在这些“历史的人格者”身上发现自己,发现时代。在学术生涯的蓄力阶段,毅然跳出当行的宋代史学与思想,闯进颓累漶漫的近代,“以真血性融入真问题,从自性自格创辟一种新学问”,因此挺立起了学问的主体性。这是一路令人景仰、心动同时可学可至的为己之学。
评分翻了几回案,胡适到底是反传统.自由主义架子虽好,比起屡变的章梁,像是空心人;最后说在后现代境遇里,更需要传统,是在椭圆国里找有棱角的东西。很主流,不知是学从官还是官从学。1434
评分比较一般
评分梁启超部分有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