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萧红 中国文学 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 中国 呼兰河传 童年
发表于2025-02-22
呼兰河传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书看完,天也亮了。好像回到了很多年前,那时我也有一个院子,有花园,有爷爷,还有铁路,有无限的好奇,和全世界最干净的心。然而后来,竟是怎样的,我把它们都弄丢了。萧红一生经历了太多悲欢离合,颠沛流离终死在那样纷飞的乱世,然而她一直记得自己是从哪儿来,最终,也会好好的到哪儿去吧,即便我并不清楚那个所在,却像在她的回忆里看到自己的回忆一样,冥冥中对生死有了一种也许并不准确的默契。经历越多反而看得越淡,从无知到有知,从有知到无知,不过是场人生,人人都要来,人人都要走。如此,释怀。
评分我爷爷家,我爸的爷爷家
评分虽然在民国,虽然在东北。说是现世也是如出一撤。一个人的提醒看了呼兰河传,这是黄金时代萧红的童年回忆,文风现在看还这么文艺。
评分并没有觉得多么的悲哀绝望,反而觉得萧红有点看淡世事常变的一点洒脱与幽默。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读的过程偶尔会会心一笑,跟看许导的电影感觉很像。
评分虽然剧情很缓慢,分好多次才读完,但是次都觉得她平淡背后有什么东西要说。
萧红(1911年—1942年),黑龙江人。原名张道莹,笔名萧红,悄吟。1930年,结识萧军,两人相爱,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3年与萧军自赞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香港。萧红主要作品有长篇《马伯乐》,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呼兰河传》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全书七章:一、二章写小城风情,三、四章谈家中亲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绘独立旁枝人物。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人的生与死、欢乐与悲哀作传”。全书七章可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尾声余响不绝。萧红以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的巅峰之作,为中国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小时一直以为萧红是和张爱玲一类的女作家,除了学过她的《火烧云》(学的时候还不知道那是她写的),其他作品就什么也没看过了。 去年在中山书城站了两个下午,看完了《呼兰河传》,即为这位女作家倾倒。 萧红的笔法也许留下了那个年代的一些痕迹,但是她个人独特的风格还是不...
评分萧红的书,这是我第一次看,竟觉得再没有一个女作家能及得上她。那些字句,最平常不过,却在心里一点一点蚀出一个大坑,空空落落的直想落泪。 常道人生是苦乐参半,有时乐观一点,就把吃苦当吃补,斩钉截铁对自己说只要努力奋斗,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憋着挺着,不敢松懈,...
评分我读呼兰河传时是个闷热夏夜,连空气都粘糊糊的,但对着薄薄的的一本连书页都略有些泛黄的小说,只觉得满纸苍凉,力透纸背的苍凉。 像她自己说的一样——“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书中曾有一段写到扎彩铺,“要做人,先做一个...
评分萧红的文字给我的感觉,就像她的名字。 “萧”,有秋天的感觉,寂寞、悲凉。萧红的文字读来总是让人觉得有很深很深的寂寞感。但是这种寂寞绝不是声嘶力竭地喊出来的。相反,萧红表达寂寞悲哀之类的感情一直相当克制,她只用很淡很淡的语气言说寂寞和悲哀,又沉静又温软...
评分我读呼兰河传时是个闷热夏夜,连空气都粘糊糊的,但对着薄薄的的一本连书页都略有些泛黄的小说,只觉得满纸苍凉,力透纸背的苍凉。 像她自己说的一样——“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书中曾有一段写到扎彩铺,“要做人,先做一个...
呼兰河传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