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冊
前言(黃韞瑜)1
序(郭存孝)1
幼學詩 1
太平詔書 33
太平詔書(重刻本) 73
太平禮製 105
太平條規 123
太平軍目 135
天父下凡詔書(第一部) 207
頒行詔書 239
天命詔旨書 263
天條書(重刻本)295
三字經 317
太平救世歌 357
舊遺詔聖書 捲一 創世傳 383
中冊
舊遺詔聖書 捲二 齣麥西國傳 1
舊遺詔聖書 捲三 利未書 133
舊遺詔聖書 捲四 戶口冊紀 225
新遺詔聖書 捲一 馬太傳福音書 359
下冊
天父上帝言題皇詔 1
《天朝田畝製度》(重刻本)15
建天京於金陵論 35
貶妖穴爲罪隸論 97
《天父下凡詔書》(第二部) 139
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新曆 205
太平天國甲寅四年新曆 261
天理要論 317
詔書蓋璽(用提要中的造字,下爲金)頒行論(抄本) 371
附録:太平天國原版佈告和原抄佈告
原版佈告
東王楊、西王蕭緻天京四民誥諭(癸好三年五月初一日) 410
東王楊、西王蕭緻天京四民誥諭(癸好三年五月初二日) 412
東王楊、西王蕭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癸好三年五月廿八日)414
原抄佈告
東王楊、西王蕭緻天京四民誥諭(癸好三年) 417
東王楊緻朝內軍中大小官員兄弟姊妹人等誥諭(甲寅四年三月二十七日)421
東王楊緻天京城廂內外兄弟姊妹誥諭(甲寅四年四月) 423
東王楊緻朝內軍中大小官員兄弟姊妹人等誥諭(甲寅四年五月) 427
北王韋招延良醫誡諭(甲寅四年四月初七日) 431
頂天侯秦及侯、相等官的讚頌詞 433
提要
《幼學詩》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古迴紋邊飾。題“太平天國辛開元年新刻”(按舊曆稱“辛亥”,太平天國改“亥”爲“開”,故稱“辛開”),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十四葉。正文第一葉上有鮮豔的龍鳳邊飾的“旨準”硃印。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十三部。此書有辛開元年、壬子二年和癸好三年(按舊曆稱“癸醜”,太平天國改“醜”爲“好”,故稱“癸好”)三個版本。
此書係宣傳教育類作品,內收敬上帝、敬耶穌、敬肉親、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心箴、口箴、天堂等五言詩三十四首,敘述宗教和倫理道德的重要性。
一九五五年在山西臨汾縣北劉村發現過辛開元年刻本的木製封麵雕版,是爲全國唯一的藏品。上海圖書館藏壬子二年重刻本一冊。
《太平詔書》
封麵用土紅色紙印,有龍鳳紋邊飾。封麵上端和右側有英文簽名。題“太平天國壬子二年新刻”。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十九葉。內收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前天王洪秀全親撰之《原道救世歌》一首,《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兩篇,皆是太平天國的基本理論著作。此書是初刻本,多引儒傢書,後來的重刻本則力加刪改。
《太平詔書》(重刻本)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龍鳳紋邊飾。題“太平天國壬子二年新刻”。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十四葉。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十四部。內收《原道救世詔》、《原道醒世詔》和《原道覺世詔》三篇修改後的檄文,如將初刻本中的“訓”字改成“詔”字。在第一葉《原道救世詔》與總目間加蓋“旨準”硃印。該書的作用與前述初刻本同。
《太平禮製》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龍鳳紋邊飾。題“太平天國壬子二年新刻”。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七葉。正文第一葉上有“旨準”硃印。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十四部。此書尚有辛開元年刻本。係禮教類作品。
《太平條規》
封麵用土紅色紙印,有古迴紋邊飾。題“太平天國壬子二年新刻”。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五葉。第二葉有“旨準”硃印。內收“定營規條”和“行營規矩”各十條。此書有甲、乙兩個版本,乙版版式略大。係軍紀類作品。
《太平軍目》
封麵用杏黃色紙印,有龍鳳雲朵邊飾。題“太平天國壬子二年新刻”。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三十四葉。正文第一葉有“旨準”硃印。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十三部。
此書係軍事編製類作品。按太平軍採用《周禮》“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四兩爲卒,五卒爲旅,五旅爲師,五師爲軍”的製度作爲自己的軍事編製。
北京中國國傢博物館藏有同版本一冊,唯缺封麵。
《天父下凡詔書》(第一部)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龍鳳紋邊飾。題“太平天國壬子二年新刻”。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十四葉。正文第一葉有“旨準”硃印。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十四部。
此書係宣傳教育類作品,主敘辛開元年在廣西永安州期間,對降清之叛徒周錫能進行審訊的情形,並記其事洩被捕後的懺悔以及對他人的警示。
另,天王洪秀全稱“朕”即始於此。
《頒行詔書》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龍鳳紋邊飾。題“太平天國壬子二年新刻”。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十葉。正文第一葉上有“旨準”硃印,其鮮豔的硃色已滲透到第十葉,爲他書所無。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十四部。
此書係宣傳教育類作品,內載金田起義初以東王、西王名義發佈的“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和“奉天討鬍檄佈四方諭”及“救一切天生天養論”三篇檄文,它是宣揚民族大義,勸人去邪神拜上帝即跟隨太平天國的重要文告。
《天命詔旨書》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破損,有龍鳳紋邊飾。題“太平天國壬子二年新刻”。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十四葉。正文第一葉上有“旨準”硃印。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十五部。
此書宣揚“天父”、“天兄”下凡,顯齣無數“神蹟”、“權能”以教訓世人。書末有天王詔旨的文告彙編。
《三字經》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古迴紋邊飾。題“太平天國癸好三年鐫刻”。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十八葉。正文第一葉上有“旨準”硃印。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十三部。
此書係幼兒和少年的教育課本,內三字一句,共三百五十二句,敘拜上帝會的歷史,嚮小孩子宣講拜上帝守天條纔可享天福的道理。
《太平救世歌》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龍鳳紋邊飾。題“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新刻”。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十一葉。正文第一葉上有“旨準”硃印。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十五部。
此書是一部教育課本,內容爲東王自述扶天王起義救世的經過,勸世人要“個個修好,人人煉正”。
此書有三個版本:癸好三年有兩本、甲寅四年有一本。中國國傢博物館亦藏有癸好三年一本,中國國傢圖書館藏甲寅四年一本。
《天條書》(重刻本)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文武線邊飾。題“太平天國壬子二年新刻”。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九葉。正文第一葉有“旨準”硃印。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十四部。
此書有壬子二年和癸好三年兩個版本。文中凡逢“皇上帝”或遇“天父皇上帝”,均空一格或擡頭,以示崇敬。
此書是一部講解日常儀式的教科書,主敘拜上帝教的宗教儀式和十款戒條。
《舊遺詔聖書》
封麵用土紅色紙印,有龍鳳紋邊飾。題“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新刻”。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四捲。捲一:《創世傳》,共五十章七十六葉,第一葉有“旨準”硃印;捲二:《齣麥西國傳》,共四十章六十四葉,第一葉有“旨準”硃印;捲三:《利未書》,共二十七章四十五葉;捲四:《戶口冊紀》,共三十六章六十六葉,第一葉有“旨準”硃印。每捲前均冠以“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十四部。
《舊遺詔聖書》即《舊約》,該書捲帙浩繁、用文晦澀,它是洪秀全自稱“上天受命,下凡爲名”的天人閤一的理論依據。
上海圖書館藏有癸好三年刻本四捲。北京大學圖書館也藏有癸好三年刻本,但僅有其中《創世傳》一捲。
《新遺詔聖書》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龍鳳紋邊飾。題“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新刻”。書首題“馬太福音書”。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二十八章四十七葉。正文第一葉上有“旨準”硃印。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十五部。
《新遺詔聖書》即《新約》,它晚於《舊遺詔聖書》印行。此書作用同《舊遺詔聖書》。
太平天國庚申十年(一八六○),經洪秀全細改,重刻本改稱《欽定舊遺詔聖書》、《欽定新遺詔聖書》。
《天父上帝言題皇詔》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龍鳳紋邊飾。題“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新刻”。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五葉。正文第一葉上有“旨準”硃印。捲內首行及書口皆題“十全大吉詩”。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十四部。
此書是一部詩集,收“十全大吉詩”十首,主要內容爲勸告世人真心擁護太平天國,以享受無窮無盡的“天福”。
此書有三個版本:一是癸好三年初刻本和重刻本、一是甲寅四年本。澳大利亞藏本爲癸好三年初刻本。
《天朝田畝製度》(重刻本)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古迴紋邊飾。題“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新鐫”。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八葉。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二十一部。此書雖題爲癸好三年刻,然其所列二十一部書的最後一部《天理要論》刊刻於甲寅四年,故此書實爲甲寅四年重刻本。
此書係闡述太平天國製度、政策之力作,它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的第一部土地綱領,規劃齣改革土地製度的方針、政策,並提齣瞭一係列社會組織、兵役、禮俗、選舉和司法等多方位多層次的變革方案。
《天朝田畝製度》現存兩個版本:一是澳大利亞藏重刻本,一是封麵亦署癸好三年實爲庚申十年後據澳大利亞本再修訂的重刻本。
《建天京於金陵論》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龍鳳紋邊飾。題“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新鐫”。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二十九葉。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二十一部。“總目”的最後一種爲《天理要論》,因此此書亦應爲甲寅四年的重刻本。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有癸好三年原刻本,唯缺封麵,但此書捲末有“戊午遵改”硃戳,可知是戊午八年改正本。
此書內收何震川(後封夏官正丞相)、黃期陞(後封助王)等四十一位文人奉詔所撰之文,歌頌瞭天京輝煌歷史的優越性和在此建都的英明決策及重要意義。
《貶妖穴爲罪隸論》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龍鳳紋邊飾。上端有英文簽名。題“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新鐫”。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十八葉。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二十一部。“總目”的最後一種爲《天理要論》,因此此書亦應爲甲寅四年的重刻本。
此書與《建天京於金陵論》,實爲相互呼應的姊妹篇。
此書首輯“天王詔旨”一通,詔旨內容爲昭告貶北燕爲妖穴、貶直隸省爲罪隸省之事。詔旨後收何震川等三十二人的文章各一篇,這班禦用文人在自己的文章裏將“天王詔旨”作瞭進一步的發揮。
《天父下凡詔書》(第二部)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龍鳳紋邊飾。封麵上端有英文簽名。題“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新鐫”。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三十一葉。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二十部。
此書早在一九二五年即由北京大學教授程演生,在法國巴黎東方語言學校圖書館首次發現,他於次年在《太平天國史料》中首次嚮世人展示,可惜那隻是抄録後再排印的。澳大利亞所藏《天父下凡詔書》(第二部)當是存世孤本。
此書主敘癸好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天父下凡勸諭洪秀全“用性要寬”並恩免石汀蘭、楊長妹等四個女官宮內職事,“使其各至王府,與國宗一體,安享天福”,及慾杖責洪秀全之事。又記東王楊秀清勸諫洪秀全之忠,再記洪秀全納諫如流之德。此書實則反映瞭洪、楊之間的矛盾。
《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新曆》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龍鳳紋邊飾。題“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新曆頒行天下”。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二十四葉。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十四部,“總目”末端有“旨準”硃印。“總目”後有兩葉,爲禾乃師贖病主左輔正軍師東王楊(秀清)、右弼又正軍師西王蕭(朝貴)、前導副軍師南王馮(雲山)、後護又副軍師北王韋(昌輝)暨左軍主將翼王石(達開)奏請頒佈新曆的奏摺,以及天王的禦批:“準奉旨造癸好三年新曆頒行天下。”
太平天國新創造的曆法,特點是以三百六十六天爲一年,不用閏法,單月大三十一日,雙月小三十日;廢除舊曆迷信等消極因素,而明確節氣,著眼於爲農業生産服務,故具有進步意義。
《太平天國甲寅四年新曆》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龍鳳紋邊飾。題“太平天國甲寅四年新曆頒行天下”。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二十六葉。第十八葉有橢圓形英文圖章痕跡。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二十部。“總目”後有兩葉,爲楊、蕭、馮、韋、石奏請頒佈新曆的奏摺,以及天王的禦批:“準奉旨造甲寅四年新曆頒行天下。”
此書有三個特點:一、東王楊秀清的職爵比英國藏本多瞭“勸慰師聖神風”六個字的新封號。二、英國藏本的總目所列書爲十五部,而澳大利亞藏本則列二十部。故考定澳大利亞藏本是重刻本,也是舉世無雙的孤本,彌足珍貴。
《天理要論》
封麵用杏黃紙印,有龍鳳紋邊飾。題“太平天國甲寅四年新刻”。封麵上端有英文簽名。正文用毛邊紙宋體字刻印,共二十五葉。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二十一部。
此書是太平天國截取倫敦傳教會傳教士麥都思所著《天理要論》一書前八章而成,不過已對原著做瞭部分更改。如將原“且天地之內,必有上帝”一句,改爲“且天地之間,先有上帝”;又將“萬人”改爲“萬靈”等。
此書爲宗教思想教育類讀物。全書分八章,主要內容是宣揚“上帝無所不能”。
《詔書蓋頒行論》(抄本)
無名氏用紅格稿紙,按原刻版書格式,以工整墨筆正楷字謄寫。封麵手寫題“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新鐫”和《詔書蓋頒行論》。文前冠“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列書二十一部。正文十七葉。內收吳容寬、鍾湘文等二十五位文士的論太平天國印行的書籍加蓋天王金的重要意義。
此書原刻本分藏於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院和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法國東方圖書館藏有抄本一冊。值得注意的是,該書在同一年齣版,卻用瞭“新鐫”與“新刻”兩個意同文異的字樣,儘管並無本質的區別。
東王楊、西王蕭緻天京四民誥諭
用杏黃紙墨色宋體字刻印,四周有精美的藝術邊飾,上刻雙鳳朝陽紋樣,左右刻躍龍紋樣,下刻雙獅戲球紋樣。誥諭高九十四釐米,寬一百五十二釐米,保存完好。首行刻東、西王職爵封號。正文有嚴格的格式,如逢“天”、“上帝”、“真神”、“天福”則列於頂格;逢“真主”(按指洪秀全)、“王師”(按指太平軍)、“王業”、“天威”則在“上帝”等之下低兩格;而東王自稱之“本軍師”,則又在“真主”等之下低一格,凸顯瞭封建的等級秩序。正文內容爲誥諭天京(今南京,太平天國首都)四民“各安常業”。
文末刻“太平天國癸好三年 月 日”,在月、日前用鮮豔的硃筆手寫成“五月初一日”,又在全文結束最後一字處,亦用硃筆寫上“遵”字及硃鈎。另在年月間加蓋“太平天國左輔正軍師東王楊秀清”和“太平天國右弼又正軍師西王蕭朝貴”至今仍鮮豔的官印。
東王楊、西王蕭緻天京四民誥諭
用杏黃紙墨色宋體字刻印,四周有精美的藝術邊飾。正文和尺寸與癸好三年五月初一日的佈告因係採用同一母版,故完全一緻。區別是此誥諭頒發於次日,即癸好三年五月初二日;另全文結束最後一字處所手寫的“遵”字與初一日佈告的寫法稍有不同。此初二日誥諭,截至目前爲止尚未發現第二件。
東王楊、西王蕭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
用杏黃紙墨色宋體字刻印,四周有精美的藝術邊飾,上刻雙鳳朝陽紋樣,左右刻雲龍紋樣,下刻雙獅戲球及山海紋樣。此諭高九十六釐米,寬二百零四釐米,保存完好。首行刻東王、西王職爵封號。正文有嚴格的格式,如逢“天父皇上帝”、“皇上帝” 、“上帝” 、“真神”列於頂格;而“救世主耶蘇”則低於“天父皇上帝”一格;至於“天王”洪秀全則又低一格,凸顯瞭等級秩序。
此諭宣揚“皇上帝”之權能,以及天王昇天“受命誅妖”,“皇上帝”、“耶穌”下凡,“顯齣無數權能,誅盡幾多魔鬼”。告誡世人須知“木本水源”,做天朝良民,警告一些尚在拜邪神、行邪事、大犯天條之人,“早迴頭猛省,拜真神丟邪神,復人類脫妖類”,追隨太平天國以享天福。
文末刻“太平天國癸好三年 月 日”,在月前用墨筆寫成“五”月,而在日前用鮮豔的硃筆寫成“廿八”日。在太平天國之下左右蓋上兩硃印:“太平天國左輔正軍師東王楊秀清”和“太平天國右弼又正軍師西王蕭朝貴”,這兩個官印至今仍鮮豔。值得注意的是此東王、西王聯署佈告本該用“誥諭”,但卻用瞭一個特大的“諭”字。此原版“諭”是世界孤本,彌足珍貴。
東王楊緻朝內軍中大小官員兄弟姊妹人等誥諭(抄件)
無名氏用紅格稿紙,按原佈告格式,以工整的墨筆正楷字謄寫。首擡頭寫東王楊秀清的職爵封號。內容爲誥諭四民朝夕敬拜上帝,“脫邪遵天法”。文末寫“太平天國甲寅四年三月二十七日”及“誥諭”。
原件已失傳。同一抄件現藏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
東王楊、西王蕭緻天京四民誥諭(抄件)
無名氏用紅格稿紙,以已刻印並公開張貼且已贈送給外國來訪者的癸好三年五月初一日、初二日兩件誥諭爲母本,基本上按原誥諭的格式,以工整的墨筆正楷字謄寫,唯將“於”寫成“於”,將“爾”寫成“尓”,將“膽”寫成“膽”。而在硬性規定的必須擡頭之處稍有疏忽。首行寫東王、西王的職爵封號。內容爲誥諭天京四民“安居桑梓,樂守常業”。文末寫“太平天國癸好三年 月 日”,及東王發佈文告的專用語“誥諭”。
東王楊緻天京城廂內外兄弟姊妹誥諭(抄件)
無名氏用紅格稿紙,按原佈告格式,以工整的墨筆正楷字謄寫。首擡頭寫東王楊秀清的職爵封號。內容爲宣佈在天京(今南京)暫時執行“分爲男行女行,以杜淫亂之漸”的新舉措,不過這種不近情理的政策在次年便中止瞭。文末寫“太平天國甲寅年四月 日”及“誥諭”。
原件已失傳。同一抄件現藏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
東王楊緻朝內軍中大小官員兄弟姊妹誥諭(抄件)
無名氏用紅格稿紙,按原佈告格式,以工整的墨筆正楷字謄寫。首擡頭寫東王楊秀清的職爵封號。內容爲宣佈“酒之爲物最易亂人性情”,重申瞭戒酒令。文末寫“太平天國甲寅四年五月 日”及“誥諭”。正文上端有不完整英文簽名。
原件已失傳。同一抄件現藏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
北王韋招延良醫誡諭(抄件)
無名氏用紅格稿紙,按原佈告格式,以工整的墨筆正楷字謄寫。首擡頭寫北王韋昌輝的職爵封號。內容爲號召民間良醫特別是“專精眼科者”投奔太平天國,治療奏效者封官賞銀。文末寫“太平天國甲寅四年四月初七日”及北王發佈文告時的專用語“誡諭”。
原件已失傳。同一抄件現藏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
頂天侯秦及侯、相等官的讚頌詞(抄件)
無名氏用紅格稿紙,按原文告格式,以工整的墨筆正楷字謄寫。首擡頭寫頂天侯秦(日綱,後封燕王)及侯、相等官的職爵。內容是讚美天王洪秀全奉“天父”上帝、“天兄”基督旨意降凡救世,及東王、西王、南王、北王和翼王輔佐朝綱之功。文末雖未寫年月,但可斷定此文寫於甲寅四年四月秦日綱封燕王前。
原件已失傳。同一抄件現藏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