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影舞编年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戴锦华 文化研究 电影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影视研究 孙柏 影视艺术
发表于2025-02-16
《哈姆雷特》的影舞编年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上海人民出版社 “对话戴锦华”系列第二弹重装袭来~~ 欧洲经典光影的回溯,莎翁戏剧的“幽灵”重读
评分到底是戴爷才写得出这样一本。最令我心有戚戚的还是关于“脱节的时代”的讨论(对照着我自己生长的“小时代”),以及最后戴爷对学术的姿态与可能的自省(可见她十几年前关于“文化研究”如何可能的问题仍未解决)。我们当今的时代太特殊,也太不特殊了,那么,学术还如何可能?或者,生存/生活如何可能?这又是王子悠远而痛苦的叩问:to be, or not to be?
评分“一路看下来,《哈姆莱特》的电影改编以奇特的节奏呼应着20世纪的社会律动,但它自身的序列也有自己的节奏。”“走异乡,行异路,寻找别样的人们。”前两章有文本解析提纲的作用,也非常棒。我的直觉有时候也是不错的…还有,发现自己很大程度上是个“理想主义”,就承认吧,也没什么。
评分比戴爷和腾威老师对谈的《简爱》要难很多,因为哈姆雷特文本本身的原因,也因为我自己相关作品的阅读观看更为匮乏。中间有些地方觉得戴爷谈得不好,因为她对全球政治经济的研究毕竟不算专业,对戏剧的了解也远比不上孙柏老师。不过后面两人对于某些电影学者的反对意见反而体现了文本细读怎么能够避免理论“演武”的泛滥,末尾戴爷自称“自作多情的赘言”也让我深受感动。以及,好喜欢孙柏老师啊,对戏剧以及改编的理解和分析都让我收获良多。爱大师伯!
评分只看了其中的一章,关于柯静采夫的部分,有很大段文字都是直接翻译某本英文著作的,若不是碰巧看到原著,还以为是戴老师自己的观点,既没有引文出处,还说得像自己的话一样,原来封神的人也会为老不尊学术不端。
戴锦华
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993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现为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长期从事大众传媒、电影与性别研究,参与中国新乡村建设建运动。曾在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和访问。著有《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年》等十余部专著。专著与论文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和韩文出版。
孙 柏
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师从戴锦华教授。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电影与戏剧研究。著有《丑角的复活——对西方戏剧文化的价值重估》、《摆渡的场景——从文学到电影》等。
本书由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与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孙柏两位合作完成。主体部分共有“经典的双刃”、“《哈姆雷特》的意味”、“劳伦斯·奥利弗或《哈姆雷特》的声画之舞”、“冷战氤氲、丹麦王子与悲剧的多重意味”、“柯静采夫,冷战文化的内部与外部”、“低回与寂寥之间”、“剧变时刻、《哈姆雷特》:英雄或幽灵归来?”、“后冷战,庆典时刻与《哈姆雷特》的‘完满’”、“《哈姆雷特》中国行”、“独立电影?影像与暴力之维”、“21世纪的《哈姆雷特》及结语”等十一部分组成,以对谈的形式来梳理《哈姆雷特》电影改编的历史脉络,试图铺展这一经典之作借助不同的银幕演绎而打开的文本褶皱,并在此基础上以揭示和显影这一社会象征行为的历史书写意谓,深入地阐发萦绕着哈姆雷特银幕形象而获得呈现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内在的精神分裂,以及莎士比亚戏剧等世界名著及其改编电影的文本内外、台前幕后故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哈姆雷特》的影舞编年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