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拉奥(Arun Rao),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工商管理学院,长期从事投资业务,曾先后在三家投资公司工作,其中两家在硅谷。拉奥早期曾为《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和《Seeking Alpha》等杂志撰写商业和金融方面的文章。
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ruffi ),毕业于意大利都灵大学数学系,1983年来到硅谷,在奥利维蒂公司任职工程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和互联网设计。斯加鲁菲曾是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还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学。20世纪90年代,他曾率先在互联网上开发自己的新闻网站,《纽约时报》曾经在2006年以《史上最伟大的网站》为题对其进行专题报道。斯加鲁菲现在是自由职业者,主要工作是为硅谷和欧洲的公司提供咨询以及在大学讲学。他兴趣广泛,在心智论、文学艺术、音乐史等领域多有著述。
闫景立,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访问学者,曾长期从事航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自20世纪90年代初赴硅谷开办华为公司第一家海外分公司起,闫景立多年来在搭建中美高科技企业合作平台,拓展供应链、投资、市场和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谈锋,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担任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驻美国硅谷联络处主任、国科火炬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曾任北京中关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北京四通集团 副总裁,《人民日报·海外版》主任编辑等。在硅谷工作生活了25年。曾参与翻译出版了《硅谷优势》、《朝鲜战争内幕》、《李普曼传》等书。
作为中国高科技产业走向国际的开拓者,他们长期从事高科技公司管理、中美科技合作和创新、创业、人才研究工作,尤其是对硅谷创新生态环境的研究具有深刻的体验。他们亲身经历了硅谷过去二十年的繁荣和危机,不仅仅是目睹,他们也是这期间硅谷的历史变迁的参与者。
一百多年来,仅硅谷就培育了5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无数依靠智慧和知识而成为百万富翁的人。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为什么会发生在硅谷?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其他地方是否可以复制出“硅谷”?
《硅谷百年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1900-2013)》以编年体的顺序,从无线电技术、晶体管、集成电路,到人类基因组、互联网和云计算,详尽地记述了硅谷在100多年中所发生的重大科技事件;同时,从特曼、休利特和帕卡德,到乔布斯、扎克伯格,《硅谷百年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1900-2013)》还生动地刻画了在硅谷涌现出的一代代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他们曾对全球100多年以来的科技文明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们的研究成果、产品和投资,缔造了无数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传奇,在为自身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更是改变了全世界。
《硅谷百年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1900-2013)》对于国内的创业者、科技创新者、风险投资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者都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是每一个对硅谷感兴趣、希望了解和学习硅谷经验者的必读之书。
书单简介 1.《硅谷百年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1900-2013)》书名已经说明,是2013年的新作,为什么起点是1900年,不得其祥,毕竟斯坦福大学1891年已经成立。作者是阿伦·拉奥、皮埃罗·斯加鲁菲,阿伦·拉奥是沃顿商学院学业背景,在硅谷的投资公司工作,皮埃罗·斯加...
评分 评分硅谷,对于大部分IT工程师来说,是一个神秘、陌生,但又令人心生向往的地方。确实,数不清的创造发明从硅谷走出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那么,硅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它为什么会成为IT领域的圣地?它的前世今生究竟是怎样的?《硅谷百年史》一书为我们带来了答案。...
评分书单简介 1.《硅谷百年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1900-2013)》书名已经说明,是2013年的新作,为什么起点是1900年,不得其祥,毕竟斯坦福大学1891年已经成立。作者是阿伦·拉奥、皮埃罗·斯加鲁菲,阿伦·拉奥是沃顿商学院学业背景,在硅谷的投资公司工作,皮埃罗·斯加...
评分又大又厚,翻阅起来挺费劲,希望尽快出电子版。比较可信的硅谷的历史。缺点是趣味性稍差。前100页都不太好看,讲到的人和事大部分都是我不太熟悉的。100多页开始说英特尔,开始好看起来了。 整理来说确实是历史书风格,注重对事实的描述,公司内部争斗之类最容易吸引读者内容...
休憩95th,略枯燥,与摩根财团同类而有不如,借鉴意义则很强,可惜偏宏观,读来可以解闷
评分如今大搞全民创业的决策者们可以好好研究一下。IT业的发展,终究是归于技术而非仅仅是商业模式的。硅谷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数次文化运动无数次技术革新和差异化探索才到达今日的规模,岂是你丢点钱就能复制的。
评分2016-05-19 表面上看来只是事件的编排,内里却有关科技发展的本质,制度(法律)是一个重要因素,再加上穿插其中的相关文化现象描写,力透纸背。有读者会觉得内容有些杂乱粗略,看看两个作者的背景,都是在IT专业领域多年的行家,这显然是写给IT行业中无数“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从业者的书。
评分休憩95th,略枯燥,与摩根财团同类而有不如,借鉴意义则很强,可惜偏宏观,读来可以解闷
评分我基本上把它当作计算机史来看,不过那些和计算机史没关系的内容倒是更好,特别是美国投资环境的政策、法律和经济背景。但非常不好的一点是,将关系并不很密切的生物医药产业也放进去,严重影响了行文的连续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