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3》以近现代中国为焦点,从货币的角度观察中国近代的沉沦与抗争,论述了近代中国货币怎样突破各国金融及战争的干涉,通过为人民服务,通过独立自主,一步步艰难建立自己的体系,创造奇迹的过程。并在其中提出且阐释了把金融作为国家第四维边疆的战略意义。
金融是一个主权国家必须要捍卫的“第四维边疆”。主权国家边疆的概念,不仅仅包括陆疆、海疆、空疆(含太空)所构成的三维物理空间,还需要包括新的一维:金融。在未来国际货币战争阴云密布的时代,金融高边疆的重要性将日趋凸显。
金融边疆安全则国家安全,金融边疆沦陷则国家沦陷,从中国与日本的近代史就可以窥得一斑。
宋鸿兵,国际金融学者,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概念“货币战争”一词的首创者,曾被全球销量第一的商业杂志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9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40人”。
2007年出版《货币战争》,成功预测了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引发全球关注,持续畅销7年。“货币战争”系列著作垄断中国财经图书畅销榜第一名多年,被译成多国语言畅销海外。2010年以来,“货币战争”一词被各国政要、媒体广泛引用,世界货币战争的爆发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作者最早提出的“剪羊毛”“次贷地震”“金融海啸”“金融高边疆”“中国大妈”等词语皆成为流行词汇。
货币战争3,今天终于看完了,因为不是金融专业,所以有些地方不是特别明白,反复看了多遍,从胡雪岩的陨落,到金陵梦断,再到美元失信,整个历史画幅非常清晰,做个笔记简单总结如下: 1. 不管是什么本位,需要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作为统治阶级,具有货币发行权的一方,...
评分我觉得《货币战争3》关于近代日本中国的金融历史的叙述特别有意思。通过书籍让我对1921到1949年这段时间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历史感兴趣。原来共产党人的金融实践也是非常有聊的。每章后面的推荐书目也是我想去读的。
评分《货币战争》的第三部相对引起轰动的第一部,以及还颇有些势头的第二部,似乎来得有些平淡无奇。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那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古话。而阅读第二部时感到相较第一部并没有什么质的突破,所以对这第三部是否阅读,我是有些犹豫的。不过,看了介绍发现第三...
评分春节长假,把《货币战争3》读完了,书中最后作者依然断言白银价值被严重低估,将来会暴涨,现在吃进,将来收益将不可估量,由此引出了白银是人生当中最大的投资机会这样的话。 后来想想自己那时候炒白银的日子,经常把宋鸿兵的这句话挂在嘴边,越炒越有激情,总以为...
评分我对书中关于1921年到1949年关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金融历史特别感兴趣。也特别赞成宋老师在书中的观点。什么样的态度觉得什么样的金融和货币政策。非常想把对应章节的参考书目也看完。其实历史上物理的战争都是从金融战争开始的。
战争和金融是分不开的,其中白银在中国近代所发挥的作用更是让西方国家起了打压白银的念头。这一本书没有专业背景的人看起来可能会有点吃力,不过当了解一下历史也不错。#201508
评分这本书以近代中国为中心,讲述了中共的金融创业历史,还原了国民党的金融掠夺的历史背景,分析了日本侵华战争前的原始资本积累和战争政策起源,看完了,我也对党的金融创业的艰辛佩服的透顶!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金融实践,态度鲜明,实属不易!对日本这个民族的近代心理发展有了明晰,这个民族与我们同本同源,却因为地域不同,产生了不一样的对外态度,学习心态、霸权心态、危机心态...除去极右翼,这个民族的普通群众很优秀,1910年就实现了义务教育,死板的性格与德国有异曲同工之妙。战后日本对中国的帮助还是很多的,改革开放的顾问,最近的武汉火神山医院设计好像也是日本人来自傣族高脚屋的灵感。作者说白银的投资机会,高盛和摩根银行的追杀,这里面肯定有国际银行家的图谋,到现在也没涨起来。美联储内部会议发言内容披露很有意思。
评分从金融的角度看历史
评分真实亦或虚幻,只是看世界的一个角度。
评分普及了货币的一些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