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实录

国有企业改革实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邵宁
出品人:
页数:575
译者:
出版时间:2014-4-1
价格:CNY 11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414451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
  • 国企
  • 国企改革历程
  • 中国经济
  • 经济学
  • 国企改革
  • 中国
  • 历史
  • 国有企业
  • 改革
  • 实录
  • 经济
  • 发展
  • 政策
  • 案例
  • 管理
  • 实践
  • 中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的中国经济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发生深远的影响,并持久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曾经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企改革,无疑是最为精彩的篇章。如果说改革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来的,中国的国企改革则更是经历了上下求索、攻坚克难的曲折过程,至今尚未到达他的终点,有些问题甚至还在争议中。

1998~2008年,正是国企从重重困境的低谷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机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改革迎难而上,瞄准国企进入市场的障碍一一破解,既波澜壮阔,又跌宕起伏,非亲历者难解其味。呈现给读者的,是当年参与国企改革工作的部分同志用数年时间的酝酿、讨论、收集和整理的记载这一历程的一本纪实性书籍。邵宁主编的这本《国有企业改革实录(1998-2008)》真实,客观地反映了1998~2008年间国企改革的场景,从“三年脱困”的一系列改革——减负放权,重组改制、减员增效、增资减债、关闭破产、主辅分离、分离企业办社会等,到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直至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立,国有企业开始走上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发展之路,涵盖了其问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政策出台以及实施过程。

《国有企业改革实录(1998-2008)》出版适逢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启动新一轮改革,鉴往知来、温故知新,作者将当年围绕国企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困惑、矛盾和思考等一一还原,希望通过回顾过往的改革实践,为继续深入研究思考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借鉴,以尽快抵达国企改革的光辉顶点。

作者简介

邵宁,1952年7月出生。1978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取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到国家经委办公厅、综合局工作。1988年机构改革后任国家计委综合司副处长、经济研究中心综合组副处长、处长,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研究部副主任。1996年调国家经贸委任企业司副司长、司长,企业改革司司长,国家经贸委副秘书长。2003年5月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2013年3月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目录信息

引言
第一章 破冰起航:1998年以前的国有企业改革
一、国企沉浮:曾经的辉煌与现实的挑战
(一)为共和国奠基:初步建立起较为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体系
(二)体制之困:“笼中鸟”难飞
(三)困境破局:在市场中探寻改革新生之路
二、放权让利:走向市场的现实起点
(一)四川扩权捷足先登
(二)政策引导为扩权改革助力
(三)活力在改革中进发
三、经济责任制:责任与权利之间的权衡
(一)跟着实践走——经济责任制的兴起
(二)不拘一格的创造——经济责任制的主要形式
(三)有限的成效推动新的探索
四、“利改税”:规范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初步尝试
(一)试水“利改税”
(二)“放水养鱼”:第一步“利改税”
(三)“打破条块”:第二步“利改税”
(四)“利改税”的得失
五、经营方式的变革:承包经营责任制
(一)承包经营责任制应运而生
(二)承包制方式百态
(三)“一包”并不“全灵”
六、股份制出场:实践呼唤深层的制度创新
(一)全新视角——股份制的引入
(二)走向制度创新之路
七、破“三铁”:深层利益关系的调整
(一)转机制——回归市场的条件
(二)一石激起千层浪
(三)玻璃门里的“三铁”
八、制度规范:揭开改革新篇章
(一)八年磨出《企业法》
(二)破产制度在法律上确立
(三)《转机条例》再出招
(四)现代企业制度走向前台
第二章 浴火重生:国企三年脱困
一、改革进入地雷阵
(一)旧体制的遗产
(二)屋漏偏逢连天雨
(三)不堪重负陷困境
(四)优胜劣汰求生存
(五)不仅仅是为了脱困
二、务实的选择:改革与脱困相结合
三、锁定脱困目标:“六五九九”
(一)脱困的对象是谁
(二)现实与理想之间
(三)目标的最终确定
(四)靶心——“6599”
四、统筹协调:攻坚的组织保障
(一)自上而下形成合力
(二)四项基本的工作制度
五、脱困举措:多管齐下治沉疴
(一)中央政府:着眼全局出政策
(二)地方政府:落实责任解难题
(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
六、“对症下药”: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三改一加强”与企业内部管理
(二)“将熊熊一窝”与领导班子调整
……
第三章 回归市场:国有中小企业改革
第四章 谈“破”不变色:5000户国有困难企业退出市场之路
第五章 艰难的抉择:千万国企员工挥泪告别旧体制
第六章 轻装上阵: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
第七章 内功的修炼:国有企业管理的转型与升级
第八章 微观主体再造:现代企业制度出台始末
第九章 出资人登场:探索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实践
第十章 定位引领者:国有企业战略布局调整
第十一章 公司治理革命:完善国有大企业治理结构的探索
附录1 2003年首次公布的189家中央企业名单
附录2 1994年国务院确定的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名单
附录3 2005—2008年国资委确定实行董事会试点的19户中央企业名单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国企改革,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道艰难的坎。国企改革直接关系到1.1亿人的生计问题(序,1),这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城市人口,对社会发展、政权稳定有着极大的影响。从1998年到2008年,是国企从重重困境的低谷中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机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改革...

评分

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国企改革,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道艰难的坎。国企改革直接关系到1.1亿人的生计问题(序,1),这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城市人口,对社会发展、政权稳定有着极大的影响。从1998年到2008年,是国企从重重困境的低谷中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机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改革...

评分

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国企改革,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道艰难的坎。国企改革直接关系到1.1亿人的生计问题(序,1),这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城市人口,对社会发展、政权稳定有着极大的影响。从1998年到2008年,是国企从重重困境的低谷中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机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改革...

评分

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国企改革,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道艰难的坎。国企改革直接关系到1.1亿人的生计问题(序,1),这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城市人口,对社会发展、政权稳定有着极大的影响。从1998年到2008年,是国企从重重困境的低谷中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机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改革...

评分

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国企改革,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道艰难的坎。国企改革直接关系到1.1亿人的生计问题(序,1),这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城市人口,对社会发展、政权稳定有着极大的影响。从1998年到2008年,是国企从重重困境的低谷中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机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改革...

用户评价

评分

有些史料价值。官员写的,所以学者所需要的维度和深度不太照顾到,而且你懂的。

评分

很浅,还夹杂着混乱,当个历史书

评分

有些史料价值。官员写的,所以学者所需要的维度和深度不太照顾到,而且你懂的。

评分

读这个能累死,语言太干枯了!谁来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一下政府报告啊……

评分

从决策者角度记录国企改革,内容很丰富,但是确实读的很累,语言上有些累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