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尼斯瓦夫·莱姆(Stanis?aw Lem):波兰著名科幻文学作家、哲学家,1921年9月12日出生于今乌克兰的立沃夫,2006年3月2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去世。他的作品触及科技发展、人类本性、人类认识世界能力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具有哲学意味的宏大主题。其代表作有《追踪》(1959)、《伊甸园》(1959)、《索拉里斯星》(1961)、《机器人童话》(1964)、《无敌者》(1964)、《机器人》(1965)、《失败》(1987)、《瞬间》(2000)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曾经一度成为最受欢迎的非英语科幻文学作家。其作品总印数达3000余万册,对世界科幻文学产生重要影响。斯塔尼斯瓦夫·莱姆曾获得波兰文化与民族遗产部颁发的艺术荣誉勋章和波兰国家最高奖励——“白鹰勋章”。一颗绕日小行星和波兰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他的名字命名。赵刚:教授、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多年从事波兰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波兰文学中的自然观》、《20世纪中欧、东南欧文学史》(波兰部分)、《肖邦故乡——波兰》等,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获得波兰罗兹大学、格但斯克大学奖章,2010年荣获波兰文化部颁发的“波兰文化功勋奖章”。
小说以一个被神秘大洋覆盖的星球为背景,这个大洋是一个胶质构成的生命体,它能够进入人的大脑,将记忆深处最不为人知的部分,以具象的形式呈现在人眼前。在这片大海面前,任何人都毫无秘密可言,心灵深处的痛苦被袒露无遗。科学家们围绕这个不解之谜做出种种推测,却难以自圆其说。《索拉里斯星》把人类的知识和情感结合在一起,将人置于绝望的境地,让其做出最艰难的抉择。
向来不喜欢纠结在科技细节上的科幻小说, (喂!你一共才看过两本好不好!) 《索拉里斯星》编制了一套宏观的演变史,而避开了细节。 作者拿出的核心思想是很致命的——人类的局限性。 这局限性表现在人类的感知和理解。 主人公在书的结尾处第一次走出人造结构,接触星球的表面...
评分《Solaris》英文版在线阅读地址 http://sfapu.bdwm.net/cgi-bin/bbs0an?path=/groups/GROUP_5/ScienceFiction/D5198439D/D6629B301/DBE56212B/D82788A41/D7054EFA1
评分《Solaris》英文版在线阅读地址 http://sfapu.bdwm.net/cgi-bin/bbs0an?path=/groups/GROUP_5/ScienceFiction/D5198439D/D6629B301/DBE56212B/D82788A41/D7054EFA1
评分多年以来,索拉里斯星球一直在我脑中挥之不去,每当我妄图求证某种意义的时候,妄图给生命寻求解释的时候,那片无尽幻灭的海洋就会浮现在眼前,我就像书中那些索拉里斯学者一样陷入一种无解的困局,根本无法企及那片海洋的内核。以至于当初想当然的尝试用东方人的终极源头——...
评分这是的一部直指人心的小说。我甚至不敢说这是科幻小说或者能否简单的归入某一个类型中去。书中的"我" 仿佛领悟到了太多关于人性的秘密,而不是那个不为人知的大洋的秘密。 "人与人尚且不能交流,更何况与外太空的大洋!" 事实正是如此。人性里邪恶的部分往往就表现在对未知事物...
所有科学门径的尽头总有一位“神”在静默地等待着拼劲所有却未必能及我们的来访。索拉里斯星,这颗波光渺渺的海洋星球,是一面镜子,我们能通过它看到自己的孤独和渺小,当然还有无法根除的愚蠢。而所有的感情中怀念是最美丽的,而所有的行为中等待是最睿智的。
评分着实不应该把对索拉里斯星的理解带入到人类的理解力里去理解,可是这不自禁的失落和孤独又是为什么呢。
评分“我只是相信,残酷的奇迹还会不断上演。”
评分高中爱读科技杂志的我就一直寻思,为什么我们探寻的太空生命非得和人相近呢?(要有水、空气、适宜温度才会有生命,乃至于我们用地球语言图像音乐向太空发出讯号。)或许我们根本只是在寻找另一种“人类”。归根结底我们只探究我们能理解的东西,久而久之,这个世界就成了被可理解之物所构成那样的普普通通,越到后来,各门学科都会将那种类似的不可知论搁到一边。而莱姆本人对科技的发展持悲观的态度。另外,莱姆写的爱情部分,实在太触动人,以至于据说某个版本的电影里直接沦为一部外太空爱情故事。
评分实证建模,科考牺牲,电影只截取了造人沟通的情节,直接省略掉了索拉里斯星各色几何生化物理奇观和历代学说演义;结尾其实已经预示着单一宏观生命体的语言沟通可能:以脑频率形式实体复制共感,而并非通过视听,中文译者导读依旧将其归为作者的不可知论倾向,有失公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