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一九七五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和《相遇》,以及最新小说《庆祝无意义》,原作以法文写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身份》带领我们走进了这样的世界。它探讨了陌生的自我的问题,沿着自我疑虑的途径,小心翼翼地抵达意识的深处,进行自我观察与诘问,并在富有沉思韵律的旋律中渐渐延伸,逐步逼近那个被叩问的核心——“爱”与“谁”。对自己爱的能力的疑惑产生了谁在爱的问题,因为发现内心中居然还有一个“我”。于是,“误解”不可避免地发生,它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最终到达那个令人惊惧的世界。
妈妈的唾液,这正是能将我们需要聚集起来的大多数人胶合在一起的胶水。 古老的隐喻:能够穿越所有男人的,不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诗意的玫瑰香味,而是母性的、世俗性的唾液,带着它无数的细菌,从情妇的嘴中过渡到情夫的嘴中,从情夫过渡到妻子,从妻子过渡到她的婴儿,从婴儿...
评分尚塔尔想要摆脱自己的身份,是因为过去的生活有种种的不如意。对过去身边的人来说,尚塔尔的这种摆脱就是一种消失的感觉。自己熟悉的人突然变得无影无踪,紧接着,她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以她愿意的身份再次出现,而后来的这些,都和以前无关了。 “ 梦将一个人生命中不同时期一律...
评分http://bigteeth.yculblog.com/post.476196.html 人生永远在痛苦和无聊中徘徊,这话好像是叔本华先生说得。这个论断如果成立有如下的可能:一,人生真的不够完美,上帝负有责任。二,个人对人生的要求太高,因为不满,所以有这样的牢骚。三。以上两者皆是。叔本华先生应该...
评分 评分1、我有时候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但我只是偶尔一转念而已,并不在意自己的这些想法。但这本书里面,两位主人公的很多奇怪的想法都被作者细细描绘出来了。我不得不说,这些想法有相当一部分都很有道理,甚至让我叫绝(比如眼皮是雨刮器,人体是破机器什么的)。但奇怪的是,米兰...
太喜欢昆德拉的文字了(虚实间的过渡,细腻的心理描写,节奏的把握)。不像村上春树那样故弄玄虚,也不像萨特颐指气使地说教,昆德拉在他精心设计的剧情和细节里,不露声色地布道,并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和探索相对自己的未知。
评分“男人都不再看我了。”孩子死去之前,她的“身份”是孩子的母亲;孩子死后,她从男人们的目光中寻找自己的“身份”。小男友充满爱慕的眼神很好,但还不足以构成她的身份。匿名爱慕者的信适时出现,点燃她新的激情,逐渐赋予她新的身份,让小男友感觉陌生,充满嫉妒的痛苦,以及追悔莫及。
评分“男人都不再看我了。”孩子死去之前,她的“身份”是孩子的母亲;孩子死后,她从男人们的目光中寻找自己的“身份”。小男友充满爱慕的眼神很好,但还不足以构成她的身份。匿名爱慕者的信适时出现,点燃她新的激情,逐渐赋予她新的身份,让小男友感觉陌生,充满嫉妒的痛苦,以及追悔莫及。
评分对自己和周围人身份的认知困惑是很常见的啊。你是优越的边缘人吗?随和迎流是不好的吗?上帝造人出来是让人做规定好的事情,既然这样,无聊、痛苦、迷失都是没必要的。可能你已经在做梦了也说不定。
评分爱与性的迷雾,并没有随着年岁渐长,而日渐清晰。sigh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