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安妮•阿普尔鲍姆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和编辑部成员(2002—2006)。毕业于耶鲁大学(1986),马歇尔奖学金获得者(1987)。曾担任(伦敦)《旁观者》杂志国外编辑,《经济学家》杂志驻华沙记者和网络杂志《石板》以及一些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作品还发表在《纽约书评》、《外交季刊》、《华尔街日报》以及许多其他报纸刊物上。
她的著作还有《东方与西方之间:跨越欧洲的中间地带》(1996)
《铁幕:重压之下的东欧,1945—1956》(2012)
译者戴大洪
译有《第三共和国的崩溃:1940年法国沦陷之研究》
《雷蒙德•卡佛:一位作家的一生》
《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种子:1821—1849》
作者为中文精装版特别作序并签名、新增数十张古拉格劳改营照片、译者重新修订
精装 签名 限量 珍藏本
在这部受到普遍称赞的权威性著作中,安妮•阿普尔鲍姆第一次对古拉格——一个大批关押了成百上千万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营——进行了完全纪实性的描述,从它在俄国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治下的扩张,再到公开性时代的瓦解。阿普尔鲍姆深刻地再现了劳改营生活的本质并且将其与苏联的宏观历史联系起来。
《古拉格:一部历史》出版之后立即被认为是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二十世纪历史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必读书。
本书荣获普利策奖、达夫•库珀奖
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塞缪尔•约翰逊奖
第十四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
凤凰网2013年度十大好书
新浪网2013年度十大好书
《作家文摘》2013年度十大影响力图书
《都市时报》2013年度十大好书、
《北京晨报》2013年年度致敬图书(历史类)
《出版商务周报》第二届(2013年)风云图书
古拉格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阶段:列宁时代的古拉格有很强乌托邦幻想色彩并追求经济效益(虽然基本赔本),意图用一种劳动改造取代监狱,很讽刺的是富农可以利用资产获得非常优渥的住宿条件,而政治犯也被特别对待,劳动重负结果压倒了“犯罪”贫农(主要是偷窃,偷懒)身上。 斯...
评分又是古拉格啊。 刚看到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如上,然后下一个念头就是“不知道和古拉格群岛有什么不同”——毕竟索尔仁尼琴的那本书给人印象太深了。 买回来看完之后发现确实有不同,比起索尔仁尼琴的回忆录手法和布尔加科夫的文学手法,这本书作为一本严肃的历史纪实著作要更为...
评分古拉格從一成立起就是某種法外的經濟組織,是自負盈虧的。契卡/OGPU再有錢,你能每個月給這麼多犯人買單?何況索羅維茨基一年就能虧160萬盧布,要不是納夫塔裡·富蘭克爾努力提升犯人工作量,契卡早就倒閉了。在這個意義上有錢人還能買些自由,但是這些錢不夠的時候那就不能用...
评分又是古拉格啊。 刚看到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如上,然后下一个念头就是“不知道和古拉格群岛有什么不同”——毕竟索尔仁尼琴的那本书给人印象太深了。 买回来看完之后发现确实有不同,比起索尔仁尼琴的回忆录手法和布尔加科夫的文学手法,这本书作为一本严肃的历史纪实著作要更为...
评分泰奥多•阿多诺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也是野蛮的。”可能《古拉格:一部历史》的读者会更为领会这句名言,在啃完这部厚达700多页、甚至能算得上畅销的著作后,豆瓣上的评论竟然只有区区17篇,读书小组的小伙伴们也都不知道该写什么好。仔细想想,好像也挺合乎情理,当我们...
集中营
评分相对于《古拉格群岛》来说,这本书更系统、更全面、更专业,也更令人绝望。
评分强烈建议每一个人都读一下 苏联劳改营和制度史是如何的愚蠢透顶 劳命伤财 惨绝人寰 ……几千万人的颠沛流离和生死别离,更不要谈人权谈自尊,而历史又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又不断的重复 ,看完了可以写几万字最后只能写一句 大概如王小波说 毕竟我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吧
评分集中营
评分强烈建议每一个人都读一下 苏联劳改营和制度史是如何的愚蠢透顶 劳命伤财 惨绝人寰 ……几千万人的颠沛流离和生死别离,更不要谈人权谈自尊,而历史又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又不断的重复 ,看完了可以写几万字最后只能写一句 大概如王小波说 毕竟我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