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斐德(1937—2006)
美国著名中国研究专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美国“汉学三杰”之一,曾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哈斯基金教授,美国历史家协会会长、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院院长、美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除已发表的百余篇学术论文外,其著作还包括《洪业:清朝开国史》《间谍王:戴笠和中国特工》《中华帝国的衰亡》《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红星照耀上海城(1942—1952)》《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等。
本书是一本研究清朝末年中国向近代转型的学术著作。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即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人》是与外国人闯入广州(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是关于鸦片战争外国入侵中国的。但这本书主要不以此研究为主,而是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和广东省的社会动态,如官府、绅士、团练、农民等对外国的态度;各自的活动、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变化,从而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阶段的某些动向。
魏斐德先生被称为汉学三杰之一,我认为不是没有道理的。从他们的书中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中国。 早本书里,对社会动乱的原因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在这里不做论述。其中主要吸引我的,反而是对那段历史的思考。三元里运动真的是群众自发的爱国主义运动吗?不尽然,因为...
评分魏斐德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的第二代人物,尽管这本博士论文事实上已经有了“中国中心观”的意识,但是作者自述的指导理念,依然停留在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型上。在本文中,华南的宗族与广州地方政府作为了“华”的代表,论述了他们在面对英国“夷”的势力与鸦片战争的冲击时所...
评分中国历史似乎一直在同一种循环里,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开展。如果说它们兴衰成败,都包含着循环性因素,那么,循环到清朝后期,“旧的循环进程,突然变成了直线式的发展(导言)”。清王朝衰败在传统性的衰败意义外,“卷入了世界历史中,这是它以前从未经历过的(导言)”。外...
评分 评分广州大门口 体大 总督巡抚 利益与形式的侧重 团练与抚夷 上报的模糊与细微 弱控制与乡绅宗族 地方主义
评分虽然还是冲击-回应模式,但是论述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很好的华南区域史。
评分虽然还是冲击-回应模式,但是论述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很好的华南区域史。
评分这部以鸦片战争为历史背景的汉学著作,是美国汉学三杰魏斐德的博士论文,他以鸦片战争后广东的历史变迁为线索,勾勒出中国地方社会在面对新的世界时的行动和举措。并试图在其中寻找到中国近代发展的轨迹。这部书是以小见大的典型,从细部不断展开论述,切入到大的议题——中国近代化进程。
评分美国汉学2.0中关于华南研究的优秀作品。篇幅不长,翻译流畅,作者的逻辑也很清晰,把两次鸦片战争前后广东地区的社会动态讲的很清楚,特别是地方势力的崛起部分,团练如何超越血缘宗族,社会平衡如何被打破,叛乱秘密会党如何产生,很有创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