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论

大争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尤瓦尔·莱文(Yuval Levin)是美国资深政治评论员,芝加哥大学政治思想委员会政治学博士,道德与公共政策中心赫托格学者,曾任白宫国内政策专员。《国家事务》(National Affairs)杂志创刊者与撰稿人,《旗帜周刊》(Weekly Standard)及《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资深编辑。2013年,莱文因其政治思想方面的杰出贡献,荣获思想界的重要奖项“布拉德利奖”(the Bradley Prize)。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尤瓦尔·莱文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王小娥
出版时间:2014-9
价格:4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46794
丛书系列:托克维尔译丛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政治哲学 
  • 政治 
  • 思想史 
  • 自由主义 
  • 历史 
  • 美国 
  • 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内容简介

两个世纪以来,美国的政治生活一直存在着左和右的分野。作者发现,要寻找这种左右分野的源头,伯克和潘恩是最好的代表人物,因此作者带领大家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从源头寻找美国政治思想分化的源头。伯克代表着改良的保守主义,潘恩代表着更新过的进步主义。他们两人的观念分歧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堕胎、福利、教育、经济政策。

编辑推荐

《大争论》是系统梳理左右派起源的第一本书——是什么让保守派更加保守,自由派更加自由?探寻政治秩序的起源,梳理两大阵营的思想分野。

《大争论》讲述了政治史巨擘的思想发展之路——伯克与潘恩,他们的理论塑造了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他们是现代政治学的启蒙者。全景再现时代巨人的家庭、工作履历、思想际遇,逐一分析《常识》《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等醒世名著的诞生及传播。

《大争论》镜鉴今日的政治现实——“大政府”还是“小政府”?“全民医保”还是“私人医保”?“巩固维护”还是“破旧立新”?历经两个世纪,二人的辩论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大争论》思辨中国式的政治哲学——为政治史盲做复明手术,启发更理性的辩论。

《卫报》《华尔街日报》《国家评论》《华盛顿邮报》专文书评,胡佛研究所、《华尔街日报》联合访谈。百年论战,塑造美国政治格局;千篇著作,直掀美法革命狂潮!

名人推荐

莱文对起源问题进行了清晰且全面的调研,这不仅是关于历史思想的研究,也是对第一原则的召唤。同伯克与潘恩一样,莱文坚信哲学被埋没在了政治的不堪中。

莱文的书既简亦繁:他以悲悯的口气描述了二者史诗般的争论,因此他的书在粉碎意识形态方面的自满情绪上起到了积极影响。在当今一片狼藉的极端氛围下,《大争论》甚至可能称得上带有一些公益服务的性质。

——里昂•维斯提耶

媒体推荐

两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在这场具有深刻洞见的18世纪政治辩论中预见了激进派与保守派的现代分歧。莱文清晰地分析了潘恩与伯克之间对立的意识形态,成功阐释了伯克思想的持续关联性,并提出了对于革命性超越极具先见之明的批判。

——《出版者周刊》

《大争辩》一书很好地呈现出了传统政治的潜在丰富性。它提醒我们,政治是一件严肃并需要智慧的事,理应得到比肤浅与嘲讽更合适的对待。它还提到,即使左派与右派对于人类繁荣原因有着不同的理解,但都根植于同一种欲望,一种希望政治服务于人类繁荣的欲望。

顺带一提,伯克的右派选择是对的。

——佩吉•努南,专栏作家,《华尔街日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作者:Nat Brown 译者:李哲峰 我们所见之今日政治,从未如此两极分化过。但左派和右派之间的分歧并非产生于2013年、2008年或1980年,这一分歧产生于几个世纪前的另一块大陆。但现在,让我们产生分歧的问题是:在关乎未来政治的抉择中,历史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因法...  

评分

左派右派是政治学里的基本要义,也是党派划分的基本尺度。出于我国绝不搞两党制的神圣教条,课本对于左右的基本奥义语焉不详。举着批判大旗,端着蔑视态度,戴上有色眼镜,我们来看看这本书有多邪恶。????????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托马斯潘恩与埃德蒙伯克,自然与历史,正义...

评分

刘波/文 在当代西方的语境中,当人们提到“大争论”的时候,通常呈现在脑际的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凯恩斯与哈耶克的著名争论,那被视为剖分当代西方左与右的决定性事件。但是,凯恩斯与哈耶克的争论更多集中在经济领域,而在历史上,还有比这时间更久远、影响也更为深...  

评分

购书是冲着题目去的——《大争论:左派和右派的起源》,本以为是介绍美国左派与右派发展的历史。但实际内容更偏于政治思想的比较。本书通过对比Thomas Pain(潘恩)和Edmund Burke(伯克)在围绕法国大革命一系列问题上差异鲜明的态度,试图找到除党派热情或团体利益之...  

评分

作者:Nat Brown 译者:李哲峰 我们所见之今日政治,从未如此两极分化过。但左派和右派之间的分歧并非产生于2013年、2008年或1980年,这一分歧产生于几个世纪前的另一块大陆。但现在,让我们产生分歧的问题是:在关乎未来政治的抉择中,历史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因法...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通过对伯克和潘恩的比较解读,来回顾自由主义的左右只争。很不错的政治学通俗读物,推荐阅读!

评分

书写的还是不错的,作者以政学两栖的身份写作,颇有代入感,也确实体现了政界内行的实践智慧,很有启发。遗憾就是资料不甚丰富,毕竟是在职博士之作。再者翻译有硬伤,如把独立宣言译成人权宣言,把潘恩译成柏克,把边沁译为本瑟姆,把given译成自由……另外,错别字也偏多,有时掉了个不字,意思完全反了。

评分

2014/10/1 非常不错的伯克与潘恩的导论。作者是美国保守派,对潘恩也足够公正。私心以为自由派作者未必能同样客观的看待伯克。不过正如作者所说:如今的左派未必没有伯克的气质,右派未必没有潘恩的气质,实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评分

说法国大革命形成了现代政治上的左派、右派,不仅是在法国制宪议会上激进派、温和派坐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对革命赞美与批判的声音中,潘恩与柏克老师的思想对抗很好的表现了左派与右派思想的基本特点。左右的差异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右是开放式的成人思维,侧重于规则,我可能是错的,所以我需要自律,需要不断地学习、分析、判断、总结。老师看了暴法人民无视法律去谈自由的魔幻场景,认识到自由是秩序下的自由。而左是黑白式的童稚思维,基于简单的好人坏人区分,我是好人我肯定是对的,所以我需要律他,通过不断地批判他人证明我是对的,否则精神世界就崩塌了。潘恩骂老师,说追求自由平等的法国人民怎么可能有错?错的是路易十六他们。左的群体,需要寻找外部的敌人,来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如果失去外部的敌人,那左群将会在内部继续寻找敌人。

评分

对美国当前两党的分歧来源可以比较深入的了解,伯克与潘恩所提出的政治哲学问题也发人深思,并无简单解决的途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