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共分四章,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属于感觉文化区的研究。第二章“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内容分四部分,围绕的是“江汉”和“洞庭”两个地名,强调的其实都是一个空间逻辑的问题。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是笔者关于文学地理的一种尝试。第四章“‘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旨在讨论地理意象的深化过程。前三章基本上是将地理意象看作静态概念,然后对其展开讨论;而这一章则以鸟声为中心,着重探讨地理意象的动态变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作者到底是历史学家还是文人?还是两者都不是? 轻易的否定西汉水是个致命的错误。
评分文学地理,地理色彩浓厚,本来以为是薛爱华那种路数。
评分第一章对“感觉文化区”的阐释和唐代空间的划分都算不上什么新见,结论部分学术本土化和学科互济之类的空话也挺减分的,中间某些具体问题倒挺有趣,以及禽言诗不就是古人的空耳吗?
评分切入点很特别的文集(并非如开始阅读时以为是一部完整的论文),也是一本参考文献几乎和正文对半开的书(笑),果然也提到了《管锥编》,不过是指出一处不妥;与其说是作为外行的读者能学到干货,不如说是来感受下社科(且交叉)学科做学问和研究的方法。而尤其对于第二章柳毅传地点考证部分我有着私人兴趣:不管唐人本意是不是真的写它发生在太湖,反正我乡先贤北宋就开始在洞庭君山凿着井赚钱了…
评分切入点很特别的文集(并非如开始阅读时以为是一部完整的论文),也是一本参考文献几乎和正文对半开的书(笑),果然也提到了《管锥编》,不过是指出一处不妥;与其说是作为外行的读者能学到干货,不如说是来感受下社科(且交叉)学科做学问和研究的方法。而尤其对于第二章柳毅传地点考证部分我有着私人兴趣:不管唐人本意是不是真的写它发生在太湖,反正我乡先贤北宋就开始在洞庭君山凿着井赚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