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周年了。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则有100多年了。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探险,则颇为引入注目。《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1906-1908)》试对伯希和西域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尤其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汉学在中国,但汉学家在西方,尤其是瑞典
评分伯希和,这位专业的敦煌强盗。凭借精通多国语言的优势和敏锐的嗅觉,堂而皇之盗有走敦煌藏经洞中最精华的大量经卷和图画。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是敦煌对中国轻视本国文化经典一次天大的讽刺。
评分日记总是很琐碎的,所以含金量比较低。但是也能从只言片语中找到很多细节。适合考据研究者细读。
评分日记总是很琐碎的,所以含金量比较低。但是也能从只言片语中找到很多细节。适合考据研究者细读。
评分伯希和,这位专业的敦煌强盗。凭借精通多国语言的优势和敏锐的嗅觉,堂而皇之盗有走敦煌藏经洞中最精华的大量经卷和图画。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是敦煌对中国轻视本国文化经典一次天大的讽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