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革命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文化研究 海外中国研究 爱情 观念史 思想史 李海燕 新文化史 社会学
发表于2025-04-17
心灵革命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非常非常喜欢并且非常棒的书,胜在进入视角,长于方法论的运用。除去我安利时常提的系谱学方法、对“感觉结构”的引入和对历史中情感面向的再发掘外,《心》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论指导:情感话语分析,即考察情感话语与制度的互动,呈现出了纠缠、斗争、盗用等面貌,而这一面貌(用书中话来说便是情感地貌)是在现代方法下清扫描摹出的。涉及框架有道德哲学、现代性转型、民族主义等,理论资源运用得到,收获颇丰。最后对20世纪晚期的简单描绘,给新世纪的情感研究和情(qing)以外的情感在公共空间的表现研究留出了前提空间。翻译非常好,言语灵动,契合文风和文本分析,读来余味悠长(虽发现三处小错误)。文本分析不仅限于历史的发现,而展现了多学科的交融,后现代风格明显。未来会重读,如果走上情感社会学的道路的话。
评分我一向怀疑一件事,在一段时间内汉语的表达中,有“爱”、“情”但未必有“爱情”。而“爱情”的建构伴随着个人的解放,在不断地涌现,今天仍在继续。因此如若讨论中国文学中的爱情观念,其实某种意义上是“在中国文学中发现爱情”,特别是在作者讲的这段故事之前。
评分这么好的题目,这么糟糕的内容。
评分对不起 我放弃阅读了????
评分这么好的题目,这么糟糕的内容。
李海燕 美国斯坦福大学汉语与比较文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心灵革命》(Revolution of the Heart)、《陌生人与中国的道德想象》(The Stranger and the Chinese Moral Imagination)等。
修佳明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硕士,译作有詹姆斯·贝尔的《如何写出炫人耳目的对话》、詹姆斯·弗雷的《悬疑小说创作指导》等。
本书重点探讨了“爱情”作为一个词汇、一种观念在近现代中国的言说历史。作者主要通过晚明至当代的一些重要文学作品,勾勒了爱情在中国文学叙述中的历史。作者还把爱情放在情感这一更大的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提炼出儒家的、启蒙的、革命的三种感觉结构,用以深度描述中国人情感的复杂结构 和互动演变,呈现了近现代中国人如何利用爱情以及情感的话语构建身份、道德、性别、权力、群体乃至国族与世界。本书以其新颖的主题、卓越的分析获得了2009年美国亚洲研究学会的列文森奖。
李海燕《心灵的革命:1900-1950年中国情爱的谱系》 儒家思想、启蒙运动、情感革命 第一部分: 冯梦龙《情史》 汤显祖《牡丹亭》 曹雪芹《红楼梦》 第二部分: 新兴浪漫主义和心理分析学派如何取代了早先伦理对爱的定义,并且介绍了恋爱自由这一广泛认同的主题如何挑战了...
评分非常细密和扎实的研究,读来酣畅淋漓,甚至改变了我对“文化研究”这一领域非常糟糕的印象。其小说与论战的文本选择,很好地融汇于现代主体(生成史)和民族国家的辩证法这一宏大议题,后者恰恰是由被作者频繁征引的查尔斯泰勒、麦金太尔、福柯、桑内特和一众后现代理论家所规...
评分非常细密和扎实的研究,读来酣畅淋漓,甚至改变了我对“文化研究”这一领域非常糟糕的印象。其小说与论战的文本选择,很好地融汇于现代主体(生成史)和民族国家的辩证法这一宏大议题,后者恰恰是由被作者频繁征引的查尔斯泰勒、麦金太尔、福柯、桑内特和一众后现代理论家所规...
评分刘铁云(刘鹗,1857 — 1909)于 20 世纪第一个十年创作的通俗游幕 小说《老残游记》(1906 — 1907)素来被视为社会批评小说之一种,而在 其书的自叙中却专门围绕“哭泣”一事展开详述,不免令人费解: 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 然则哭泣也者...
评分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多数时候都是在谈论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件事和一个人。可究竟什么是爱情?或者什么影响甚至构建了我们对爱情的认知?我们往往对自己越是习以为常的事物却越是知之甚少,同时当无知暴露出来时,我们也总能安之若素。可这些问题曾经并且现在仍旧困扰着...
心灵革命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