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阿瑟•史密斯(Arthur H. Smith,1845-1932),27歲來華,先後居住於天津、山東等地,同時兼任《字林西報》通訊員。在華生活五十四年,對中國人,尤其是下層人民,非常熟悉。著有多種關於中國的書籍,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國人的德行》。
譯者簡介:硃建國,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中文係,曾任清華大學21世紀研究院記者,關注方嚮為企業文化建設。現從事企業人力資源工作。
本書是作者在《字林西報》發錶的一組介紹中國人生活、風俗和性格的閤集。本書開創瞭研究中國國民性的先河,將那個時代的中國觀作瞭鞭闢入裏的剖析,是這方麵第一本帶有社會學性質的著述,對後世學人影響頗深,具有深刻的曆史意義及社會地位。
本書以西方文明的視角,觀察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尤其是底層人民的生活,從中發現、總結齣中國人的性格,以及中國文化的特質。內容具體、細緻、生動,分析透徹,一針見血。
“中国的宴会常常令人觉得恐怖,因为宴会一开始,主人就会热情地为你夹菜,把你的碗装得满满的。至于你是否喜欢吃,能不能吃得了,他们才不关心呢,他们只当你喜欢。即便你一点儿也不想吃,主人也不会觉得是自己照顾不周,反而会认为是你不对。”——第一次映入眼帘的小片段 无...
評分面子。一个仆人因为粗心或故意,没能完成主人交代的任务,即将被主人解雇。他得知主人的想法之后,竟然一再犯同样的错误,只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 这段大概应了俗语“破罐子破摔”,深究起来确实有面子的成分在,当事人通过破罐子破摔表现出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以及一种事...
評分本书大部分的观点适合于清朝民国,或者说解放前,现在看来有点乏味,不到一天的时间看完,封面说鲁迅力推,嗯,那个时候是正常的,没看的不建议看,看来自己是站在辜鸿铭的那一面了,不建议看,是很多观点、案例基本在这个时代已经看不到了,或者说还是进步了,意义不大了,还...
評分本书大部分的观点适合于清朝民国,或者说解放前,现在看来有点乏味,不到一天的时间看完,封面说鲁迅力推,嗯,那个时候是正常的,没看的不建议看,看来自己是站在辜鸿铭的那一面了,不建议看,是很多观点、案例基本在这个时代已经看不到了,或者说还是进步了,意义不大了,还...
評分面子。一个仆人因为粗心或故意,没能完成主人交代的任务,即将被主人解雇。他得知主人的想法之后,竟然一再犯同样的错误,只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 这段大概应了俗语“破罐子破摔”,深究起来确实有面子的成分在,当事人通过破罐子破摔表现出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以及一种事...
順而不從
评分還是可以一讀的,作者案例有點過時,但略見一斑,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也要時代反省自己
评分怎麼沒個結束語就完瞭……
评分可怕厚,過瞭兩個世紀依然能對書裏的描述感同身受
评分“肉體不需要靈魂,靈魂不需要精神,精神不需要生機,宇宙不需要有起源,世界不需要上帝。”含蓄但又重名利,節儉但又好麵子,性格溫和但又爭強好勝,團結但又講究裙帶,守舊但又不注重基礎,處處守禮但又輕衊外族,孝心足但又缺乏同情心....在中國待瞭40多年的美國傳教士眼中,19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國人就是這些矛盾性格的綜閤體。現在看來,有些國民性至今仍存在,但有些應該是當時特定時代造成的,也有些是不分國彆的人性,不能一概而論。不過,通過書中一些事例以及作者所見所聞,也算是對晚清時期國民生活多瞭份瞭解。(《京報》感覺就是那時的頭條新聞來源啊,連奏摺的內容都能刊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