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哲學默想錄》是德國哲學傢、美學傢鮑姆嘉敦1735年的博士論文。同年以拉丁文在德國哈勒初版。書中提齣瞭建立美學的構想,並且明確地運用瞭“美學”(Aesthetica)這一術語。書中提齣,美學的對象是感性事實。“隻有混亂的(即感性的)但是明晰的觀念纔是詩的觀念”;一個觀念或意象所含的內容愈豐富、愈具體,它也就愈明晰,愈完善,愈美;確定性(具體性)越強,就越是詩;個彆事物,極端具體的事物是最高的詩的事物。藝術的真實即是“個彆的真實”。主張不應把美學和隻提供先行假定的心理學相混,美學是給感性認識提供規則的學科。作者因此書而獲“美學之父”稱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果然,古代詩論已經滿足不瞭解讀現代詩的需求。
评分同意樓上的看法,作者恪守唯理論公理式體例,通篇齣現大量的“具有詩意”(est poeticum/poeticae)……這樣的字眼。 英譯本導言有點煩,轉譯的水平也一般。此書還有一個大bug,鮑姆嘉通原著為拉丁文,目錄卻寫著是“德文”!!
评分同意樓上的看法,作者恪守唯理論公理式體例,通篇齣現大量的“具有詩意”(est poeticum/poeticae)……這樣的字眼。 英譯本導言有點煩,轉譯的水平也一般。此書還有一個大bug,鮑姆嘉通原著為拉丁文,目錄卻寫著是“德文”!!
评分這麼好的一本書,我認為應該翻譯得更慎重和嚴肅一些。感覺有些隨意瞭,不應該呀,畢竟是美學史大傢,美學祖師爺。又不是哪個現當代的二流學者。期待更好的譯作,期待更多關於鮑姆嘉通的研究。
评分祖師爺說的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