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最新增订本)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 黄仁宇 明朝 中国历史 万历十五年 张居正 中国文学 申时行
发表于2025-04-07
万历十五年(最新增订本)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和明朝那些事不同,这本书重于学术,从实例和人物分析明朝政治脉络,内容值得细细品味。要知道这可是1997年出版的书呀,就是放在现在,也算得上研究明朝靠前的书了
评分第一次正儿八经看历史,高考那年学的历史一定是假的。才疏学浅,此处就不留感想了。
评分历史与历史书。以赢补亏的财政制度,松散不完善的货币制度和商业法律。 文官平衡各方作为施政的前提。 活着的祖宗的精神死亡。 预期的行政效率以和现代化的军事技术相配合。申时行。
评分1587,即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英文版书名将其描绘为无关紧要的一年。但正是这明朝两百七十六年漫长历史中如此寻常的一年所发生的种种,却成为这一庞大帝国日后走向覆灭的症结所在。按阴历算,这一年海瑞去世,对抗腐化官僚制度的中坚力量消失了,帝国正在被顽固不化的文官们拖入深渊。而后戚继光的逝世使得军事体制的改革被迫中断,一切如旧,这支僵化,衰败的军队将在几十年后大败于清军。李贽思想的成立到了关键的节点,但次年便削发为僧。首辅申时行在这一年已无力再去励精图治,剩下几年中,他还是要面对异议者对他的参劾。万历皇帝对官僚们采取极为消极的应对,无为而治。衰落的帝国自上而下无不呈现出一幅荒凉之景。
评分在年底每日的奔波和纷争中读完这本,今夕何夕。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退伍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纽约州立大学New Paltz分校教授(1968-198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1979年他离开教学岗位,专心写作,先后出版了《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以“大历史观”享誉华人学界。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这本书以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前后的史事和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展开叙述。
全书按照几个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如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分为七个章节,在人物的叙述之间穿插着或大如抗击倭寇,或小如妃嫔斗争的历史事件。作者研究的明史,并不只拘泥于大事件和热点,而是捕捉到万历年间表面虽似末端小节,实则为后世历史的发展埋下重要于伏笔的事件。在作者的眼中,这些事件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均是历史的重点。作者在全书中表达着对明史深刻的思考与分析,他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读完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意料之外,我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巧合”的书,我以为作者想要用这一年中发生的众多看似无关的事情,来共同描绘出同一个未来,那就是明朝——这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衰落。可是看完这本书,我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必然”的书,或者说这...
评分我很喜欢黄仁宇的叙事风格,正如一位老人坐在你面前,用沉稳的语调,将那些陈年旧事浮光掠影一一道来。他的笔墨饱含深情,很有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他说的是“我的大历史观”。历史,应该有多重面目。我更喜欢个人的、情绪化的读史心得。正统的历史观雄霸课本、广播、电视...
评分读完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意料之外,我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巧合”的书,我以为作者想要用这一年中发生的众多看似无关的事情,来共同描绘出同一个未来,那就是明朝——这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衰落。可是看完这本书,我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必然”的书,或者说这...
评分两声欢呼,一声倒彩——《万历十五年》三十载印象记 1986年,徐友渔等人到英国留学,大使馆发了一本书,说:“你们以前学习的历史不完全代表真实的历史……现在国门打开了,如果你们和外国人说话,是会闹大笑话的。”这事让徐“一辈子都能记得住”,因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
评分两声欢呼,一声倒彩——《万历十五年》三十载印象记 1986年,徐友渔等人到英国留学,大使馆发了一本书,说:“你们以前学习的历史不完全代表真实的历史……现在国门打开了,如果你们和外国人说话,是会闹大笑话的。”这事让徐“一辈子都能记得住”,因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
万历十五年(最新增订本)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