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田清一,哲学家。出生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专攻临床哲学、伦理学。曾任关西大学教授、大阪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现为大阪大学校长。著有《梅勒•庞蒂》、《自己•不可思议的存在》、《“弱”的力量》、《脸的现象学》和《感觉的幽暗风景》等。
编辑推荐
京都,有腔调。京都人,不好懂。
京都不仅有古寺、民居,也有光怪陆离的新建筑,把城市都给“糟蹋”了。
京都的大企业:华歌尔和欧姆龙。这些现代精密测量技术都承袭自传统手工业?
统一制服?这只是一种妥协和退缩,并不利于审美意识的培养。
对了,在京都,怎么吃?
如此等等。
“有趣”的京都大叔、著名哲学家鹫田清一,带你走进千面的京都、多层的京都、唯一的京都。
内容简介
林立的古寺,薄弱的历史观。
比起自然,更为亲近技巧和虚构。
热衷滑稽可笑之物,大街小巷藏奇人。
独特的构造,有许多孔洞,与“彼岸”相通。
三件物,城中老街有,郊外新城无:古树,宗教设施,清寂角落。这些地方,是世界的开口……
在京都,这样的开口,比比皆是……比影视中描述的,更为形而上学、更为妖魅的城。
许多文字和视频已经把京都这座城市“神”化了,特别是台湾人写的那些游记和散文。 这是一座贴满标签的城市。匠人精神、古典文化、百年老店、精美怀石。连溢美之词都千篇一律的游记算是看够了。 于是遇到这本《京都人生》。作者鹫田清一有三种不同身份,给了他独一无二的视角:...
评分 评分去京都两次,坐公交车浏览城市,安静超逸,整个人都是静静的感觉,喜欢和乐庵民宿古朴日式小庭院…… 206路慢慢走过这个城市。现代和古典的交错,让人流连忘返。。。。游走不知名的小寺庙,即使不在枫叶季节,也感受到日本名族中深藏的静美之意。。。。。
评分从在地者的眼中看京都 这里也有因变化而带来的惆怅 一千二百年间,不知有多少人写过京都。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京都的书写,就是对京都这座博物馆的巡礼。 京都是一座无数次映在外来者眼中的城市,几乎每一本写京都的书,都会写到它的地标性建筑:金阁寺、银...
评分看似简单的沿着一条公车线路展开叙述,却从多个角度娓娓道来一个有血有肉的京都,讲历史,讲情怀,讲气节……
教科书级别的形散神不散,好些轻描淡写坐地涌起密云。方位地点可按图索骥(206路公交),终点站随附结语。纵观全书经络通达,更察思维方式极立体。 聊食味(时令与人情)、风景(身体记忆),谈学者咸集、民众自治(形而上教化),圈点历史地理(心理结界)。奇人占据静寂/色艳妖异两端,替自由划定活动范围。乡人「不将就、穷讲究」的心气持存,迷醉时刻风乎舞雩。心照不宣地,疏离支撑起互敬,乔装宣示出腔调,而混沌暗示了宽容——凡此种种可呼吸的「孔隙/褶皱/阴影」,细数家珍春风十里;一回头光景不复,逼仄「空袭」单调失序,顿又秋叶遍地。但嗔怪背后是自豪,轻嘲是自豪,忧虑叹惋也不例外。所指远大于所写,呼应了京都的真正意涵重峦叠嶂。玲珑的豆腐块,很有温度的现象学研究。
评分为了206!
评分同是老京都人、大学教授,鹫田清一比寿岳章子写得更为有趣、举重若轻;也许战前(寿岳)和战后(鹫清)两代人不同的成长记忆、生活氛围乃至历史意识,改变了两人的下笔的重量。
评分9。视角、观点远超同类城市散文。京都,在游客眼中如此完满,实则背后有自己的发展脉络。作者用一条公交线路就周游了京都的历史与现在,戳破迷眼纱障,给读者看缝隙所在。看到这样的京都,会更爱它,更想探索它。行至终点,不禁流泪。前言亦是近期最推崇的前言。装帧、布局、设计亦喜,唯标点处理几处不明,且错别字有损此书等级。
评分能生长在京都真是一种福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