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记述了1844年以前的20年间中国南部的社会生活情景。亨特是鸦片战争前广州仅有的几个懂中文的外国侨民之一,在中国生活长达40年的时间,经历了中西关系深刻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生活的情形有一定的了解。书中描述外商在广州口岸活动的情形,对当时广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并触及到广州下层社会的众生相。具有关于早期中西关系和中西贸易的史料价值。其中不少资料被中外研究者一再引用。
1、岭南文库系列,后来和《广州番鬼录》编在一起重新出版,广州书展有售。顾问名单包括叶选平任仲夷林若杨资元谢非,颗颗巨星。 2、题材足够散乱,前后篇章互不相连,有写人有记事,拼凑起来也算看到当年广州的市井生活,不过得对广州历史有足够兴趣的人才容易看完,因为行文...
评分洪秀全在兵败自杀的那一刻,一定没有想到,他在晚清历史上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会被后来的中外史学家们反复描绘。他更不会知道,1847年,他在广州基督教堂学习时,一个叫威廉•亨特的美国人,曾被他那“半开而冷漠的眼睛所深深震憾”,并把他那被某些史学家称为伟大...
评分---读《天朝拾遗录》 文/纪汐 一开始我是冲着简介里提到说这本书有介绍“十三行“,我才选择的。作为在广州生活了6年左右的老广州,我对”十三行“说实话,其实一无所知。虽然到了最后2年的时候,我曾一直在这里生活着,每天早上6点多就开档,下午2点左右关档,周边的骑楼颇...
评分1、岭南文库系列,后来和《广州番鬼录》编在一起重新出版,广州书展有售。顾问名单包括叶选平任仲夷林若杨资元谢非,颗颗巨星。 2、题材足够散乱,前后篇章互不相连,有写人有记事,拼凑起来也算看到当年广州的市井生活,不过得对广州历史有足够兴趣的人才容易看完,因为行文...
评分威廉•亨特自1825年首次抵达广州开始,持续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年。这本《天朝拾遗录》初版于1885年,收录了他初到中国二十年间的69篇生活记录。虽未明确分类,亦无时间排序,但正是这样杂乱的描述,向外输出了晚清的第一手资料。虽难免偏颇,但当时中国毫无对外意向,使得本书...
按需。
评分按需。
评分通过他的书,让我感觉到的是晚清是让我觉得十分有趣的时代
评分零散的记录,出于对彼时社会语境的疏离,文中的猎奇性质的记载在我看来也显得新鲜。 随手翻翻还是有意思的。 另,文中出现3处超级错误。 第五节 审讯印度水手 真的是充满了后现代气息。
评分在读完全书后才发现,这分明是早已出版过的《旧中国杂记》,换个名字和译者就成了“新书”,出版界的人真无聊。鸦片战争前,在广州生活的老外似乎还是很自由的,早已不是每月只能去两个固定地点放风的状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