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记述了1844年以前的20年间中国南部的社会生活情景。亨特是鸦片战争前广州仅有的几个懂中文的外国侨民之一,在中国生活长达40年的时间,经历了中西关系深刻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生活的情形有一定的了解。书中描述外商在广州口岸活动的情形,对当时广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并触及到广州下层社会的众生相。具有关于早期中西关系和中西贸易的史料价值。其中不少资料被中外研究者一再引用。
威廉•亨特自1825年首次抵达广州开始,持续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年。这本《天朝拾遗录》初版于1885年,收录了他初到中国二十年间的69篇生活记录。虽未明确分类,亦无时间排序,但正是这样杂乱的描述,向外输出了晚清的第一手资料。虽难免偏颇,但当时中国毫无对外意向,使得本书...
评分1、岭南文库系列,后来和《广州番鬼录》编在一起重新出版,广州书展有售。顾问名单包括叶选平任仲夷林若杨资元谢非,颗颗巨星。 2、题材足够散乱,前后篇章互不相连,有写人有记事,拼凑起来也算看到当年广州的市井生活,不过得对广州历史有足够兴趣的人才容易看完,因为行文...
评分西方人野下的晚清中国 文/小亚麻小二郎 19 世纪正值中国对外贸易、中西交流的兴盛时期,1842 年被迫开埠之前的广州作为全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是西方人进入中国的通道,也是西方人认识中国的窗口与标本城市。游览、居停广州的西方人留下了大量文本记录广州见闻感受。《天朝拾...
评分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下诏撤销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仅保留粤海关广州一地口岸,负责外洋贩来货物与出海贸易货物,历史上称为“一口通商”。 清廷通过“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管理着与外贸易。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制度:公行制度与保商制度。公行制度即...
评分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下诏撤销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仅保留粤海关广州一地口岸,负责外洋贩来货物与出海贸易货物,历史上称为“一口通商”。 清廷通过“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管理着与外贸易。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制度:公行制度与保商制度。公行制度即...
零散的记录,出于对彼时社会语境的疏离,文中的猎奇性质的记载在我看来也显得新鲜。 随手翻翻还是有意思的。 另,文中出现3处超级错误。 第五节 审讯印度水手 真的是充满了后现代气息。
评分立场源自自身的观察
评分按需。
评分1824年左右的晚清中国社会的基本资料,有一定的说服力,能作为材料进行辅证。
评分求小白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