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因发动安史之乱兼之特殊身份与宗教信仰而为学界所重,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密切注意,相关研究极多,亦颇多发覆。《安禄山事迹》是研究安史之乱的重要文献,本书主要围绕此书,结合考古学资料,考察发生在安禄山、唐玄宗以及二人之间的物事,意在揭示有着宗教信仰的安禄山、唐玄宗的生态。
在澎湃私家历史以《安禄山到底有没有服散》为题发布,有删节,此为全文。 安禄山的研究,说是汗牛充栋或许都略显保守。作为安史之乱的主角之一,关于安禄山的种种研究,涉及政治史、民族史与宗教史,甚至在医疗史中也颇有篇幅。就职于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的沈睿文先生新著《安...
评分唐朝以道教为国教,粟特人以袄教为宗教。要解析安禄山与安史之乱,既回避不了唐玄宗这个人物,更加无法忽略道教与袄教之间的联系,以及从宗教文化为切入点来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与风尚。袄教作为粟特人的宗教,有很强的巫术色彩,而道教与其它主流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评分神秘是难以抗拒的。小时候我猫在被隔断的小屋里不停地翻民间故事集——一本老爸购自火车站的16开本地摊文学。经常是院子里有棵树,成精,半夜里爬到主人家床上。现在想来颜色还是有点黄的。不过那时年纪小,关注点一直在于花花草草真的有生命,说不定那一天它就会变成神仙、精...
评分唐朝以道教为国教,粟特人以袄教为宗教。要解析安禄山与安史之乱,既回避不了唐玄宗这个人物,更加无法忽略道教与袄教之间的联系,以及从宗教文化为切入点来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与风尚。袄教作为粟特人的宗教,有很强的巫术色彩,而道教与其它主流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评分唐朝以道教为国教,粟特人以袄教为宗教。要解析安禄山与安史之乱,既回避不了唐玄宗这个人物,更加无法忽略道教与袄教之间的联系,以及从宗教文化为切入点来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与风尚。袄教作为粟特人的宗教,有很强的巫术色彩,而道教与其它主流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考古资料很有用,尤其对我这样于道教一无所知的人。又,消散当用冷水而非温泉,恐怕是全书最大的疑阙。
评分结合吉美石棺床背屏的图像等考证后认为,安禄山坐金鸡帐、踞重床,这种中亚粟特显贵的身份展示,实是其种族文化的反映。除了坐金鸡帐、踞重床、数百胡人伺候左右,安禄山还服用寒食散即五石散,其实服散在魏晋时就颇为盛行。魏晋名士尚清谈,注重人物风貌容止。苏峻作乱,陶侃对顾命大臣庾氏兄弟意见很大,但“庾(亮)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此谓之“傅粉何郎”以服散来为个人魅力增色就不难理解了。五石散入药见于孙思邈《千金翼方》的记载。服散之后要及时行散,衣服不能穿太厚,要冷食,冷水洗,且起居之处也不宜温热。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所谓““轻裘缓带、宽衣”,不过是方便行散罢了。
评分行文干脆,逻辑清晰,没一个字废话,历史人类学典范著作,最近发现的神书,大赞!希望有机会可以去听沈老师的课,假以时日,如若我的论文之行文能如此利落,亦了无遗憾
评分主要的视角是粟特、祅教、方术(服散、外丹等),大部分内容跟安禄山没有直接关系,大概是作者知道得太多了收不住,且前后叙述有重复但材料还是很丰富的;如果能精简四分之三的篇幅,绝对是典范之作!
评分臆测太多,很多结论站不住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