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心理学

童话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河合隼雄(1928-2007)

著名心理学家,日本第一位荣格学派心理分析师,对日本及世界民间故事有大量深入考察与研究。1992年获日本临床心理学会奖,1995年获由日本政府颁发、专门授予学术贡献卓越者的紫绶褒章。

出版者: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日] 河合隼雄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224
译者:赵仲明
出版时间:2015-5
价格:3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2768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河合隼雄 
  • 童话 
  • 日本 
  • 儿童文学 
  • 心理 
  • 童话心理学 
  • 文学理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童话诞生自每个人心中,隐藏着心灵最深处的愿望。亨塞尔与格莱特、玫瑰公主、金鸟、画眉嘴国王……这些熟悉的童话背后,隐藏着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村上春树最推崇的心理学家河合隼雄,从全新视角出发,通过解读童话中耳熟能详的人物与故事,探讨人类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

当我 说到“故事”的时候,能全盘接受我的概念的人只有河合隼雄先生。恐怕今后也一直是这样。能与河合先生相识,对我是莫大的鼓励。——村上春树

童话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对于任何问题,都一定准备好了某个令人信服的答案等着你。——河合隼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一直觉得,只有作者自己才会知道他的作品想传达什么,其他人的解读都是带着自己的故事去看故事的。 所以说,这本书是在心理医生的角度去看童话。 他试图在告诉我们童话的心理作用在于补充,现实的补充。 比如说,我们的社会可以说是建立在推崇母性、勤奋的基础上。 但母性能...  

评分

坦白来说,读这本书让我有点不适。 河合隼椎,一位日本的荣格学者,也是本书的作者。 在本书中他试图用荣格理论来解读童话内容中的包含的心理,并且把背景设定、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意象隐喻与荣格的理论一一对标。 也不乏一些有意思的观点,比如从“无意识”的生机来理解童话...  

评分

读着童话故事长大的我,小时候从来没有怀疑过公主最后是要嫁给王子的,恶继母和毒巫婆的下场一定是悲惨的,世界上相爱的人们最后都是要过上幸福生活的。 这个梦想有那么一点点幻灭,是在青春期春心初萌时,发现全班女生都爱的校草居然连看都不看我这个灰姑娘一眼;这个梦想继...  

评分

黄晓丹 一、作为生命象征的童话 《小王子》不是我的菜,不知道老了以后我还会不会这么说。但在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最爱的童话是《爱丽丝漫游奇境》。 精神分析重视病人报告的初始梦,认为其中带有关键的无意识内容。但在我的分析中不断回归的,却是我报告的第一个童话《...  

评分

真正的神话并非用于解释事物,而是为了奠定事物的基础。...童话、寓言故事并不是单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它与人体宴自然现象后的心理反应密不可分,为了让这些体验深刻的留在心灵深处,才诞生了这些故事。 我们活着的时候,想方设法忘掉死亡。...而面对死者,我们力图通过张力这...  

用户评价

评分

以补偿理论为依据的童话研究,颇有启发而论证不足。本来心析派就因缺乏实验方法而有失严密,但观点新颖而常有前瞻之举。比如大母神一节,谓巫婆力量由盛转衰,固有理,但也应当注意使故事圆润的意向和正义战胜邪恶的道德树立,也即大母神时代是否与道德时代重叠;又如“意外收欢迎”的创造性退行,“柿子树上的对话”“懒惰的纺纱少女”同样可谓其贪婪,则结果相反。其实加以更丰富的例证,或许可做出解释。此书并未树立中心理论,不足以为导论,而趣味可资启蒙。小时候想故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无人解释,此书大概可作为一种解释来看。

评分

心理分析 荣格

评分

很好玩

评分

基于容格派心理学对童话和寓言故事中人物和情节的分析,但因为没有心理学基础,有些涉及无意识和意识两个层面的讨论的章节不太理解,只能说大致有了一些了解~

评分

荣格派的都这么神神叨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