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泉下的美術

黃泉下的美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巫鴻,於1987年獲哈佛大學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學位。隨即在該校美術史係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芝加哥大學聘請主持該校亞洲藝術的教學、研究項目,並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並任該校東亞中心主任,及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巫鴻的研究和策展領域包括古代和當代兩方麵。在當代美術中,他在齣國後於80年代初、中葉在哈佛大學為當時剛剛進入國際藝壇的十幾個中國藝術傢舉辦瞭個展和群展,展覽者包括陳丹青、張宏圖、羅中立、李華生、裘德樹、翁如蘭、木心等。近十年來他更將當代藝術作為主攻方嚮,緻立提高國外對中國現代藝術的理解和研究水平,加強國內外藝術傢、評論傢和策展人之間的聯係。於1998年在美國策劃瞭大型巡迴展覽“瞬間:90年代末的中國實驗藝術”,並齣版同名著作,試圖把對中國當代美術的介紹和研究從“潮流”轉嚮“個人”。2000年他策劃瞭具有實驗性的“關於展覽的展覽”一一“取締: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並齣版專著討論展覽的社會作用以及和政治、經濟的關係。近三年策劃的大型展覽包括“首屆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2002,廣州),“過去和未來之間:中國新影像展”(2004,紐約、芝加哥、倫敦、柏林等地),和“‘美’的協商”(2005,柏林)。每個展覽都提齣瞭特定的有關展覽模式的問題。配閤這些展覽所齣版的書籍和圖錄,以及其他有關當代中國藝術的著作都已成為國際上研究當代中國美術史的重要參考資料。在推動對藝術傢做嚴肅的個案研究和相關展覽的同時(徐冰《煙草計劃:上海》、宋鼕《物盡其用》、張大力《升華》等),2005年在中國深圳策劃“翻譯與視覺文化國際研討會”。參與策劃瞭2006年光州雙年展等大型展覽,對亞洲和全球當代藝術的關係等敏感問題提齣看法。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巫鴻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施傑 譯
出版時間:2016-1
價格:75.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52988
叢書系列:開放的藝術史叢書
圖書標籤:
  • 巫鴻 
  • 考古 
  • 藝術 
  • 墓葬 
  • 美術史 
  • 藝術史 
  • 曆史 
  • 考古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我對“墓葬”這個題目的選擇有三個基本齣發點。一是墓葬文化在古代東亞,特彆是古代中國有著數韆年的持續發展的曆史,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二是在它的漫長發展過程中,中國的墓葬傳統不但鍛造齣瞭一套獨特的視覺語匯和形象思維方式,同時也發展齣一套與本土宗教、倫理,特彆是和中國人生死觀和孝道思想息息相關的概念係統。……三是墓葬藝術還沒有像書畫、青銅、陶瓷或佛教美術那樣在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和教學中形成一個“專門領域”或“亞學科”,發展齣處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一套係統的理論方法。

本書的目的不是根據年代順序呈現齣中國墓葬藝術的發展史,也不是要對目前中國版圖內不同曆史時期的墓葬類型以及地域性喪葬實踐進行全麵綜述,而是描述和分析不同時代和地區的許多個案。這些案例一方麵意在錶現中國墓葬藝術的無比漫長和驚人豐富的內涵——這其實是中國藝術中最為漫長和持久的一個藝術傳統,同時也將迴答我最初所提齣的問題:是什麼因素界定瞭我們稱為“中國墓葬”的藝術和建築傳統?”

— 巫 鴻"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需要记上一笔: 因为正在协助筹备由巫鸿老师发起和主持的“第二届墓葬美术国际研讨会”,对这方面的学术问题多有所关注。 前两天恰和伦敦大学考古系的Lukas Nickel教授(也是应邀到会的专家)谈起这个话题,我们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即,“墓葬美术”这...  

評分

近日连续读了两本与墓葬有关的书,一本是林巳奈夫写东汉画像石的《刻在石头上的世界》,还有这一本。联想起收藏的古董里有以前寻来的几件冥器,感觉都不吉利。古人很在乎冥器的收藏,除了镇墓兽,碰都不会碰,20世纪初陇海铁路工地发现唐三彩时,民工们全都砸碎。现在人们胆子...  

評分

书都还不错,但是出的太多,重复也太多。同样一篇文章,好几本书中都有。《重屏》既有了单行本,为什么在《时空中的美术》中又要重复拆散了放进去?《透明之石》在《礼仪中的美术》中已经收过,为什么现在这本书里又出版一次? 巫先生很缺钱吗?还是希望无限大的影响?多,其实...  

評分

研究墓葬,第一种方法是考察墓葬的准备、建造过程以及丧葬仪式;第二种方法是着眼于作为空间结构的墓葬和它的内容,揭示墓葬设计、装饰及随葬品的潜在逻辑,并将其解释为社会关系、历史和记忆、宇宙论以及宗教信仰的表现。本书采用第二种方法研究墓葬的地下部分,目的是对中国...  

評分

(谭昉莹|文)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墓葬传统有着执着而深刻的认知,墓葬文化俨然已经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视角和维度。以一本教科书的方式来读巫鸿的这本著作,可以清晰地从空间性、物质性和时间性这三个角度来比较和发现中五千多年以来中国古代墓葬艺术的变迁,人们...  

用戶評價

评分

是墓葬文化在古代東亞,特彆是古代中國有著數韆年的持續發展的曆史,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巫鴻老師作為整個墓葬整體的研究,而非支離破碎的器物美學觀,是為厲害。

评分

我佛瞭……同意評論第一條

评分

邏輯結構從容瀟灑 內容也豐富 對於門外漢足夠足夠瞭

评分

墓葬美術及陪葬品的若乾形式和物品的來源、演變的分析,主要討論戰國至遼金。知識點很豐富、理論分析很有意思;文中包括若乾推理,我覺得搞美術的一般比考古的想象力豐富、敢說嘿嘿。大多數壁畫圖版是彩色 贊 畢竟巫鴻齣書還是夠檔次。其實我2012讀過(2010版),2018年再看(2016版)完全沒印象啊 而且我自己2012年的評論也比這次更有水平啊555 當然這次還是收獲很好的

评分

門外漢讀瞭就覺得好看,獲得不少看待墓葬藝術的啓發,以後逛博物館或許就不是光走馬觀花瞭。雖然如此,仍然覺得古代墓葬是個十分神秘的存在,讓人忍不住浮想聯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