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右任,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彆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於右任早年係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現代書法傢,復旦大學、上海大學、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等高校的創辦人。
於右任為文,嚮不留稿,其有政要,人請保存或發錶者,則曰:'古之名臣,尚知退朝焚其諫稿,吾獻身革命,為謀名乎?'故文集之整理尤難。茲編所收,雖僅二十餘編,然先生之傢世、早年生活與思想之發展,以及先生對於新聞學之建設、詩學之主張、文字之改革、地理之正名,皆可得其一舉。至於墓誌銘諸作,則又皆革命文獻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挑著讀瞭些。前二篇可看,其餘不吃勁。來去幾讀右任父指架上書曰“我半生往返川陝道中,步行者幾二十迴,足跟重繭,所為汝換來者,不過幾本書,望汝作世上一個讀書人。”
评分不錯
评分《國殤》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隻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望)忘。 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评分不錯
评分於右任,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本書收錄瞭於右任的多篇文字,內容包括傢族迴憶錄、革命時文、序跋詩文、碑傳。從史料價值看,前兩捲的價值高一些,內容包括於右任自身傢世和他年輕時革命的經曆。第二捲則包括瞭他在辛亥革命前後撰寫的一係列的文章。這些文章或者以救亡為題,或者哀悼國難,更有推崇民族精神和東南半島的考察。這些文章,算是革命時期的文章,對於理解晚清民國初期的社會氛圍不無補益。捲四為墓誌銘,即於右任為人撰寫的碑傳,這些既包括國民黨將領的傳記,也包括高官,甚至官員的父母的傳記。涇原故舊記,則是一組碑傳,雖然每個篇幅簡短,但是讀起來反而更是鏗鏘有力。書附錄瞭於右任的草書韆字文,可以與捲三中於右任的草書方麵的文章相互參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