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鲁迅、周作人在北京的寓所——北京市西城区八道湾十一号为空间线索,以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为经,将周氏兄弟的私人生活轨迹和中国文化、社会、政治变迁的重大事件熔为一体,从新的角度呈现了对这两位文化巨人的深刻认识。作者是国内鲁迅研究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围绕八道湾十一号相关 史料、人物、细节,做了详细的考证,带有保存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感。
对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以及周作人投靠日本人等重大事件,都做了详细的还原和分析,既无文过饰非,也无过度批判。 涉及周氏兄弟的亲情、家庭、子女、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活动。周作人将鲁迅逼出家门、抗战之后投靠日本附逆、在建国后的遭遇、靠翻译和提供鲁迅史料赚取稿费和社会名声为生、凄凉终老等,娓娓道来。作者笔力深厚,炉火纯青,文字经得起咀嚼和回味,并令人唏嘘感慨。
黄乔生,1964年生,河南南阳人,现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秘书长。长期从事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编辑出版了《回望鲁迅》(22卷),《回望周作人》(8卷)等史料丛书,著有《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自然与人生的盛宴——莎士比亚戏剧》、《鲁迅与胡风》、《鲁迅图传》、《鲁迅像传》、《鲁迅:战士与文人》等。另有译作多种。
因鲁迅、周作人兄弟在此居住,北京西城区八道湾胡同十一号宅院从此跻身于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史最重要的那些建筑之列。 但八道湾十一号的重要绝不止于此。八道湾十一号内发生的一切,对鲁迅、周作人这两位文化巨人的人生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真相究竟如何,一直如谜团般,...
评分“苦雨斋”、“苦茶庵”、“苦住庵”,这是周作人为自己的书房或居处用过的名字,均脱不开一个“苦”字。 “苦雨斋”缘于八道湾的后院地势低洼,每逢多雨时节便积水,甚至淹到书房里,是为一苦。 “苦茶”则说一种寂寞的心态,以这味苦稍解心苦。周作人在《苦茶随笔》的“小...
评分一、八道湾十一号发生过什么 在北京这个名人故居多如牛毛的城市,我们很少会对一个地址格外印象深刻。八道湾十一号虽然是周氏三兄弟曾住过的地方,如果不是黄乔生写了一本《八道湾十一号》的书,恐怕这个地点不会进入大众的视野。 因为曾经附逆的缘故,周作人身后的待...
评分因鲁迅、周作人兄弟在此居住,北京西城区八道湾胡同十一号宅院从此跻身于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史最重要的那些建筑之列。 但八道湾十一号的重要绝不止于此。八道湾十一号内发生的一切,对鲁迅、周作人这两位文化巨人的人生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真相究竟如何,一直如谜团般,...
书中写到鲁迅三兄弟在八道湾十一号的很多生活细节,这点我很感兴趣。住在这里时间最长的周作人,虽然大部分史实读钱理群《周作人传》时已知,再读还是不免难过。
评分比几年前那本叫《周家后院》的八卦书好太多,资料详尽。书的后半部分如果再多一些鲁迅的声音就更好了。
评分后半部分变成周作人传了,感觉主题就有些走偏了。八道湾像是个数据线收拢器,三兄弟合拢之后又各自散去。父母、同辈、子孙命运各不相同,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唏嘘。不过奇怪的是这院子不是鲁迅买的么,为毛他要搬出去,为毛不是周作人搬出去,鸠占鹊巢么……#兄弟失和其实是为了抢房子好像现代连续剧……
评分这本书已一个空间点(鲁迅故居八道湾十一号)为坐标,写出了周氏三兄弟在那里的悲欢离合以及精神世界的变化。有故事,有情感,有学理,也有人生哲学的深入探讨。此书不是一本面向文学史专业的学究书,而更像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纪实文学作品。我们能从中读出鲁迅的伟大以及周作人的博学。
评分后半部分变成周作人传了,感觉主题就有些走偏了。八道湾像是个数据线收拢器,三兄弟合拢之后又各自散去。父母、同辈、子孙命运各不相同,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唏嘘。不过奇怪的是这院子不是鲁迅买的么,为毛他要搬出去,为毛不是周作人搬出去,鸠占鹊巢么……#兄弟失和其实是为了抢房子好像现代连续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