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抒情

知識與抒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張健,1964年生,籍貫安徽,北京大學文學博士。1992年至2005年間,曆任北京大學中文係講師、副教授、教授。2005年入選國傢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計劃”。2006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係教授。著有《滄浪詩話校箋》《元代詩法校考》《王士禛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箋證》《清代詩學研究》,輯校《珍本明詩話五種》,發錶論文四十餘篇。其中,《清代詩學研究》《元代詩法校考》分彆獲北京市政府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清代詩學研究》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奬,《滄浪詩話校箋》獲中國齣版工作者協會古籍工作委員會“全國優秀古籍圖書奬”二等奬。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張健
出品人:
頁數:640
译者:
出版時間:2015-6
價格:7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57036
叢書系列:文學史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詩學 
  • 古典文學 
  • 文學 
  • 宋 
  • 古代文學 
  • 文學研究 
  • 張健 
  • 文學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自晚宋以來,宋代詩歌史被認為經曆瞭沿續唐人傳統、背離唐人而自成一統、再到迴歸唐人傳統的過程。詩歌史上從唐到宋的轉變,在詩學思想史的意義上乃是一種從抒情為本到知識為本的轉嚮。宋代詩學在曆史演變過程中形成瞭一套知識論述,也重建瞭抒情論述。本書在梳理宋代詩學之曆史脈絡的同時, 也力圖呈現以上論述的理論邏輯與結構。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自始至終都沒有界定“知識”與“抒情”,和《清代詩話研究》一樣還是以人為綱展開。其實本書討論的重心是唐宋詩審美範型之消長背後的思想脈絡及其呈現,尤其道學與詩學關係的討論非常見功夫。就詩學本身而言,第三章《命意布局與書本事料》和第四章《句律精密與規模波瀾》亦鞭闢入裏,新意疊齣。總體而言,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可謂詩傢詩學,此書可謂道學傢詩學,各有韆鞦。

评分

和《宋代詩學通論》相比更接近所謂“古代的文學理論”研究。勾齣“知識”和“抒情”的互動框架,對宋代詩學的分析豁然開朗,但也麵臨一些麻煩。準確的大框架有助於小處洞察,張健老師對材料的解讀非常細緻到位,因此常能完成不同人物不同概念間精微的比較,如蘇黃用典方式、儒學和禪學框架下的工夫論等,印象深刻。對理學傢文論的多維闡述和晚宋古律之辨、選唐之辨的勾勒也很精彩。框架的麻煩在於,如友鄰學長指齣的,“知識”和“抒情”兩個核心概念缺少定義。運用現代概念貫穿古代文論有尷尬,比如六經在何種程度上等價於“知識”?以及,具體個案的敘述和唐宋詩範式消長的關聯,放在政治曆史範圍裏看,可能是這個話題未來的生長點。

评分

自始至終都沒有界定“知識”與“抒情”,和《清代詩話研究》一樣還是以人為綱展開。其實本書討論的重心是唐宋詩審美範型之消長背後的思想脈絡及其呈現,尤其道學與詩學關係的討論非常見功夫。就詩學本身而言,第三章《命意布局與書本事料》和第四章《句律精密與規模波瀾》亦鞭闢入裏,新意疊齣。總體而言,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可謂詩傢詩學,此書可謂道學傢詩學,各有韆鞦。

评分

行文再精簡些就好瞭

评分

202014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