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抒情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詩學 古典文學 文學 宋 古代文學 文學研究 張健 文學史
發表於2025-02-24
知識與抒情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和《宋代詩學通論》相比更接近所謂“古代的文學理論”研究。勾齣“知識”和“抒情”的互動框架,對宋代詩學的分析豁然開朗,但也麵臨一些麻煩。準確的大框架有助於小處洞察,張健老師對材料的解讀非常細緻到位,因此常能完成不同人物不同概念間精微的比較,如蘇黃用典方式、儒學和禪學框架下的工夫論等,印象深刻。對理學傢文論的多維闡述和晚宋古律之辨、選唐之辨的勾勒也很精彩。框架的麻煩在於,如友鄰學長指齣的,“知識”和“抒情”兩個核心概念缺少定義。運用現代概念貫穿古代文論有尷尬,比如六經在何種程度上等價於“知識”?以及,具體個案的敘述和唐宋詩範式消長的關聯,放在政治曆史範圍裏看,可能是這個話題未來的生長點。
評分二刷打卡,有一條三星的短評提齣的問題都很關鍵,但張老師這種娓娓道來能將問題說得清楚明白的風格真的太厲害瞭,深入學習。
評分自始至終都沒有界定“知識”與“抒情”,和《清代詩話研究》一樣還是以人為綱展開。其實本書討論的重心是唐宋詩審美範型之消長背後的思想脈絡及其呈現,尤其道學與詩學關係的討論非常見功夫。就詩學本身而言,第三章《命意布局與書本事料》和第四章《句律精密與規模波瀾》亦鞭闢入裏,新意疊齣。總體而言,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可謂詩傢詩學,此書可謂道學傢詩學,各有韆鞦。
評分自始至終都沒有界定“知識”與“抒情”,和《清代詩話研究》一樣還是以人為綱展開。其實本書討論的重心是唐宋詩審美範型之消長背後的思想脈絡及其呈現,尤其道學與詩學關係的討論非常見功夫。就詩學本身而言,第三章《命意布局與書本事料》和第四章《句律精密與規模波瀾》亦鞭闢入裏,新意疊齣。總體而言,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可謂詩傢詩學,此書可謂道學傢詩學,各有韆鞦。
評分張健老師力作,從知識與抒情的二元視角解決宋代詩歌史和詩學的核心問題,更延伸到元明以後詩歌史上的唐宋詩之爭,選題立意實在高妙,精彩!
張健,1964年生,籍貫安徽,北京大學文學博士。1992年至2005年間,曆任北京大學中文係講師、副教授、教授。2005年入選國傢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計劃”。2006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係教授。著有《滄浪詩話校箋》《元代詩法校考》《王士禛論詩絕句三十二首箋證》《清代詩學研究》,輯校《珍本明詩話五種》,發錶論文四十餘篇。其中,《清代詩學研究》《元代詩法校考》分彆獲北京市政府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清代詩學研究》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奬,《滄浪詩話校箋》獲中國齣版工作者協會古籍工作委員會“全國優秀古籍圖書奬”二等奬。
自晚宋以來,宋代詩歌史被認為經曆瞭沿續唐人傳統、背離唐人而自成一統、再到迴歸唐人傳統的過程。詩歌史上從唐到宋的轉變,在詩學思想史的意義上乃是一種從抒情為本到知識為本的轉嚮。宋代詩學在曆史演變過程中形成瞭一套知識論述,也重建瞭抒情論述。本書在梳理宋代詩學之曆史脈絡的同時, 也力圖呈現以上論述的理論邏輯與結構。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知識與抒情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