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阅读史 新闻史 历史 近代史 新报刊史 传播学 晚清 知识分子
发表于2025-04-14
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视野宏大开阔,文笔典雅灵动,在新传学科的著作中很罕见,用舒茨“三个世界”来解释报刊阅读也有新意。不过一手史料的使用过于单薄零碎,文献梳理部分居然完全忽略了新闻学界的阅读史研究,对夏蒂埃、达恩顿等新文化史家也仅一带而过,导致整个研究的坐标定位都是不清晰的。
评分很一般,说是“报刊阅读史”,常滑向书籍阅读史,而且基本都是摘录日记,没什么提升,引文不好。
评分纵使史料处理得有些“清汤寡水”,没能完全纽紧,但却依然难掩对此书的喜爱和阅读时的满心欢喜(与我感兴趣方向大面积overlap)。用舒茨现象学的“社会世界”作框架,采心灵史、阅读史的新文化史路径,以古典心灵“遭遇”现代性为线索,基于三个世界的转变,构建了现代报刊之场。当中政治意识的提升、移情能力的培养与民族国家的认同之形成,乃现代报刊注入心灵的现代性意识转向,其实便是现代报刊对人时空观念(意识)的重构,古典心灵与现代世界如何“连接”之果。而在这一“连接”过程,人的主体意识、地方意识、在场方式等都得到了重构,近代中国的现代报刊又是否是阅读公众(乡绅名流、过渡的一代等)的“在世存有”呢?
评分视野宏大开阔,文笔典雅灵动,在新传学科的著作中很罕见,用舒茨“三个世界”来解释报刊阅读也有新意。不过一手史料的使用过于单薄零碎,文献梳理部分居然完全忽略了新闻学界的阅读史研究,对夏蒂埃、达恩顿等新文化史家也仅一带而过,导致整个研究的坐标定位都是不清晰的。
评分史料主要依靠日记。以舒茨的社会世界理论为框架,浓厚的社科论文套路。虽然多引罗大师,但似乎和大师呼吁的见之于行事境界相差略远。如能对语言表象背后的实践做深度发掘,或许能够更使论文增色。另外,如果考虑到新文化史-阅读史的前提,作者选取的对象,多为年轻的思想精英,则也不够具有代表性。现代性是否是当时国民普遍认识到的切身问题,只凭精英报刊阅读史的勾勒恐怕无法做出回答。因此,大众的缺席在本书中是显著的,至于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这一结论,自然就有些与材料脱节了。即便如此,将新文化史范式(事实上以本书研究对象和论述视角来看,说是王汎森所谓新思想史更为妥当)引入报刊史研究,本书有开创之功。
卞冬磊,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本书认为阅读报刊将读书人从立足朝廷、关心实际事务与耳闻目染的现实中,转到以国家为主体、忽略实际功用、超越个人闻见的政治现实。这种所谓“无用的政治现实主义”,恰是现代意识发生的摇篮。所以,本书运用“阅读史”的方法,以数十位晚清读书人的日记为史料,根据“社会世界”理论安排行文框架,试图从“人”的自身出发,向历史探询:报纸这一“现代文化形式”,是如何参与到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中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古典心灵的现实转向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