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一九二四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一九三三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于一九三七年毕业,并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

一九五三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其后,他陆续出版了《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系主任的十二月》(1982)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剧本,以及游记。

贝娄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一九六八年,法国政府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一九七六年,由于其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美] 索尔·贝娄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368
译者:林珍珍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39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110759
丛书系列:99读书人 索尔·贝娄作品集
图书标签:
  • 索尔·贝娄 
  • 小说 
  • 美国 
  • 美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文学 
  • 外文经典 
  • 2016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著名植物学家贝恩·克拉德事业上成就斐然,生活上却不尽人意。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向往一种纯洁浪漫的爱情,一个共享天伦之乐的传统家庭。在第一次婚姻失败以后,贝恩吃尽了追求女人的苦头。他独身十五年,尔后与一位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妙龄女郎结婚。可这位名医家的独生女并非自己的理想妻子,贝恩内心深处仍有那么一种无以排遣的孤独感。他原想根据自己的理想设计生活、设计自己,结果却被生活所设计。他不得不在夜深人静时在祷告中向上帝哭诉:天哪,哀伤更致命啊!

一代文学大师索尔·贝娄第十部小说

一名古怪的俄国文学教授离开巴黎,宁愿和舅舅住在一起

一位植物学界的天才却在遇到女人时成了一文不值的笨蛋

“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

妙笔生花……具备贝娄典型的喧嚣之抒情性。——《华盛顿邮报》

在我看来,索尔·贝娄和威廉·福克纳支撑起了二十世纪美国文学。——菲利普·罗斯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有个朋友,前几天失恋了,伤心欲绝,自认为人生就此告别幸福。深问其理由,言一个男人的性福也就到60岁,如今他已30,还没个媳妇,这辈子在性福上算是亏大了。 在看索尔•贝娄的这本《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时候,贝娄笔下的舅舅贝恩也让我想起了我这位朋友。这位贝恩在看...  

评分

评分

评分

长篇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More Die of Heartbreak,1987)是美国杰出犹太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创作后期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深刻体现了德国著名犹太哲学家、神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提出的“对话”哲学思想。...  

评分

这“盲目的激情和吸引”是“迷恋”这个词的第二条词义,其第一条词义为“变得愚不可及” 你所能做的,就是在后门走廊玩牛奶瓶,或者坐在石块上研究灰尘的美学 对他来说,世界犹如一个静电场,一台为他的粒子加速的回旋加速器 再没有小女孩拖我去动物园看狗熊和老虎了。动物...  

用户评价

评分

厉害。没想过索尔贝娄这么掉书袋。理想主义者在任何世代都要忍受寂寞。

评分

索尔·贝娄从容地掉着书袋并以丰富的句式再现了短期内两种心理的剧烈演变。矛盾交织在大量篇幅当中,厌恶希区柯克的贝恩舅舅踏入了希区柯克式的漩涡,植物学家因“杜鹃花”而丧失了尊严,随波逐流意味着欺骗的开始。即便再以天才之名远赴遍布黑夜的赫尔辛基,恐怕也难找回曾经远离尘嚣的自己,但他却要最大限度地避免被一种沿袭了上千年的欲望所吞噬,他至少要为理想主义的本质争取一番。我想但凡作家写的都是孤独,他们无数次地窥探身陷囹圄的灵魂,或旁观或介入,然而留下的皆是面对绝症时拐弯抹角的无奈。尽管贝娄频频以人物之口道出关于人生在世的真知灼见,但他深知无法着手解决一种孤独,就像一场难以言喻的能量守恒,心碎是多数人逃不掉的宿命。不过本书并无兴趣渲染惆怅的情绪,往另一个的方向想,也许更多的人在漫长的心碎中微妙地接纳了过去。

评分

201704《惊魂记》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评分

更多的人死于自恋和矫情吧。饱暖思淫欲啊,衣食无忧的贝恩自怜自哀的那些性苦闷和情感问题来一场经济危机就好解决了。知识分子过于内省的所谓“心灵焦灼”如果少了时代感或者历史感的背景,真的就是顾影自怜的无病/有病呻呤。当然才华横溢的贝娄呻呤得比较有文化比较高级趣味:P

评分

这俩男人在一块可真啰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