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贝恩(Ken Bain),著名教育家,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教务长和分管学术事务的副校长,是美国影响较大的四个大学教学中心,即纽约大学优秀教学中心、西北大学瑟尔精英教学中心、范德比尔特大学教学中心和蒙特克莱尔新泽西州立大学教学资源中心的创始人,多次获得全美教学奖,被誉为美国最好的大学教师之一,出版有国际畅销书《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
哈佛大学2012年度“教育与社会”好书奖
被翻译为多种语言,畅销全球,激励了全世界数百万大学生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罗长坤作序推荐
本书作者贝恩教授历经30余年持续研究,深入采访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达德利·赫施巴克、《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掌上电脑发明人杰夫·霍金斯等数十位卓越大学生,探讨了这些极具创新精神的人是如何通过大学教育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如何通过大学教育帮助他们做出睿智而关键的决定, 最终脱胎换骨,成长为生气勃勃、富有创造力的人。作者把美国最新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策略与受访者生动具体的学习成长经历结合在一起,揭示了卓越大学生的成长之谜。
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令人振奋的科学结论:卓越大学生的成长经历证明,最重要的不是你上了哪所大学,而是在大学你做了什么最应该做的事情——只要你找到内心的激情,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卓越的大学生。
长期以来,中国众多大学生受困于传统教育模式,缺乏创新精神。本书给出的忠告是:只有抛弃急功近利的策略型学习法,采用深层次学习法,才能成为卓越的大学生,才能成长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富有创新精神的人。
在看这书的时候,我不时想起对我影响很大的两名大学老师。 这话我在没毕业的时候已经和身边比较熟悉的人提了不止一遍。我很难想象,如果我的大学没遇到那两位老师,现在的我又会是怎么样的。 第一位是班主任。 第一次上他的课,我像往常那样,想着课上该怎么打发时间。尽管...
评分书中很多教育学、心理学的前沿理论,还有调查数据,是本通俗但也有一点学术氛围的书。尽管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但它反而更像是在说出中国学生的问题。 中国学生过于重视外在的评审标准(成绩——这是高中带来的通病,追求高绩点;还有找好工作、好实习等等),让人们忽略了...
评分2015-11-09 10:24:54 来源:中国教育报 ■王义遒 现在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约有三千万,是世界各国人数最多的大学生群体了。大学生的心愿是什么?不言而喻,都想“成才”,但是究竟怎么“成才”并实现“卓越”呢?这个问题不仅大学生关心,校长和老师都...
评分我是一位工作三年的职场人士了,在工作的这段时间,我越来越意识到,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怎样的,就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人生。而我们的思维模式是怎么形成的,我认为大学时代是最主要的形成时间段。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被应试教育逼迫下,除了考出好的成绩,好像无暇顾及其...
评分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9日第6版 ■王义遒 现在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约有三千万,是世界各国人数最多的大学生群体了。大学生的心愿是什么?不言而喻,都想“成才”,但是究竟怎么“成才”并实现“卓越”呢?这个问题不仅大学生关心,校长和老师都在...
卖关子、支离破碎、有句无章,质量低下
评分一般般,前面有点水,干货集中在最后几章
评分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都是不断重复的行为的结果。因此,卓越并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不仅对在校的学生有用,已工作的人也能在此书中有所启发。翻阅这书需要你细细品读,慢慢咀嚼,去回顾、反思、总结自己,然后改变、前进。
评分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都是不断重复的行为的结果。因此,卓越并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不仅对在校的学生有用,已工作的人也能在此书中有所启发。翻阅这书需要你细细品读,慢慢咀嚼,去回顾、反思、总结自己,然后改变、前进。
评分这本书是一剂良药,为初上大学的大学生们解除迷惘,找到正确的人生之路;这本书是一记棒喝,唤醒已经被磨去锐气,正在稀里糊涂混日子,或正在努力试图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让他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卓越的人生——生活不只是当下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