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誌清是享譽國際的中國文學評論傢,獨具慧眼,對張愛玲、錢鍾書、瀋從文等作傢具有發掘之功,使這些一度被文學史遺忘的人物重見天光、越來越受到文學界的重視。
1921年生於上海浦東,原籍江蘇吳縣。上海滬江大學英文係畢業。
1952年獲耶魯大學英文係博士學位。
1962年應聘為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文係副教授
1969年升任為教授
1991年榮休後為該校中國文學名譽教授。
2006年當選為颱北“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有《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夏誌清論中國文學》《文學的前途》《人的文學》《新文學的傳統》《談文藝 憶師友》等。
《感時憂國》是中國現代文學史“拓荒者”夏誌清憶往追昔之散文集。書中以款款深情、細膩的筆觸、深邃的思想迴憶作者的求學之路,以及與眾多文人的因緣際會,描繪瞭獨特時代下的文人群像,更彰顯瞭中國文學中“感時憂國“的偉大傳統。
当书读到一半时,才领悟到,夏老把题目定为《感时忧国》的真正用意,可惜学识有限只领悟到了两点,他的一忧我要截取一段书中的文字,“始于一九一七年文学革命的‘新文学’,在一九四九年中国共产党立国时告一段。这一时代的特色,是语体文的普遍采用,吸收西洋文学的格调和写...
評分当书读到一半时,才领悟到,夏老把题目定为《感时忧国》的真正用意,可惜学识有限只领悟到了两点,他的一忧我要截取一段书中的文字,“始于一九一七年文学革命的‘新文学’,在一九四九年中国共产党立国时告一段。这一时代的特色,是语体文的普遍采用,吸收西洋文学的格调和写...
評分 評分夏濟安的那一篇很贊。
评分快人快語。夏誌清到底有多反感鬍適,在《我保存的兩件鬍適手跡》中記錄詳盡;《亡兄濟安雜憶》及《超人纔華,絕世淒涼——悼張愛玲》兩篇情真意切。
评分看瞭下短評,可能搞現代文學或者更大範圍的中國文學研究的人讀起來的意味跟一般讀者很不一樣吧,像我更關心的就是夏誌清先生的生平經曆和他提供的海外學術八卦。至於什麼性格的硬傷、不盡的自誇之類,夏公本來就這脾氣,有何稀奇?就怕有一些讀者自己讀齣優越感瞭。
评分逸聞趣事編外篇,和名人交往瑣記,曆史的旁旁注。
评分《人的文學》那一篇寫的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