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有文官黨派紛爭,外無武官英雄崛起,恰逢戰事眾生繚亂,體製上政治製度內部牽製消耗、外力無法使齣,南明之傾根源可溯。
《南明史:1644—1662》的目的是迴答“明朝為什麼會滅亡”這一問題。由此齣發,作者司徒琳所討論的是明朝世襲君主統治失陷後18年的曆史進程中所映射齣來的潰敗根源。 書中通過大量的史料梳理,主要把明朝由強變弱的原因歸結為“文武之間無法取得統一和協調”“大臣們在如何作為皇帝的輔弼問題上陷入瞭睏境”。作者同時注意到以上兩點並不是僅有的兩個把明朝引入滅亡的原因,近代經濟變遷的也是原因之一,但朝廷內部衝突造成抵製外力的失敗仍是明朝滅亡主要的原因,而這內部衝突的根源,在硃元璋太祖從一開始設計官僚製度時就已埋下。隨著時間推移,文官內部的黨派紛爭、在外武官戰鬥力淪為平庸,內憂外患,大廈將傾。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5335845/answer/986661048 清朝在入关之前,已经和明朝战斗了26年,这26年之中,它把明朝在辽东地区的全部资源都吸纳到了自己这边。这就导致了三个结果:第一,明朝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量消耗,成为强弩之末。第二,清朝拥有了一...
評分美国学者司徒琳的《南明史》,初版于1984年,是继谢国桢先生的《南明史略》之后,海内外出现的第二本关于南明史的学术论著,自1992年引入中国之后,再版不断。近期,世纪文景再次推出这本书的新版,足以证明尽管问世已经三十多年,这本书之于当今海内外的南明史研究,仍然有着...
評分司徒琳...特别注意1644年前后一再出现的两个问题,它们使我们看穿了有明一代始终存在的两大严重困难,那就是(一)文武之间无法取得统一和协调(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军人的贬抑);(二)大臣们在如何作为皇帝的辅弼问题上陷入了困境。 由于无法找到一种超越的/终极的...
評分 評分1明太祖朱元璋是靠武力赢得的天下,但是他当上皇帝以后,就不希望老百姓再崇尚武力了。于是他定了一个制度,就是军人的身份要世袭,从普通士兵到军事贵族,都是一代代传下去的,由这些人负责打仗的事儿就行,别人别参与进来。 2朱元璋猜疑心非常强,以各种罪名把丞相们都除掉了...
漢人政權亡於漢人,滿人建國多得漢人傾力。
评分剛拿到書的時候,也沒想到這麼一部有瞭年頭的(1990年)學術著作居然這麼精彩。 1644-1662短短的十八年裏,從崇禎、隆武、史可法到永曆帝、吳三桂、鄭成功...幾番明君庸主、多少忠臣名將聯閤上演瞭一齣亂世裏的悲壯大戲。 更寶貴的是,在關於南明製度和方略的討論上,司徒先生提齣瞭富有啓示的思考和認識。
评分文武關係的論述最有啓發
评分外國人寫中國曆史,夠刻薄!皇帝個個無能,精英官員和武將一味為己、缺乏戰略眼光,底層民眾懦弱任人蹂躪,問題是存在的,但是否如作者所描繪的如此不堪呢?中國一直以“世界中心”自居,社會是農耕文明,文化是內斂的、自閉的,缺乏進攻性和進取性,以“無為而治效法自然”和“君子人倫”為治理原則。缺乏形而上的普世價值研究,進而無法對“權力”有效約束,民眾缺乏牢固的“共同信仰”。文武不和、抗清戰綫無法統一協作、漢奸眾多是缺乏共同信仰所在;人人想當當皇帝、文武官員對於皇帝輔政爭執不下、投靠敵軍快速獲取權力是缺少對權力獲取和運用規則的體現。希望,這些問題在當代能夠解決,不然曆史會將重演。
评分良史。漢學真是一麵鏡子,剪不斷,理還亂的一段曆史,被一種不含民族情感的視角描述,似乎就清晰很多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