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機械工業齣版社
作者:保羅·海恩 (Paul Heyne)
出品人:華章經管
頁數:405
译者:史晨
出版時間:2015-9
價格:CNY 7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1151160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經濟學
  • 經濟
  • 經濟學思維方式
  • 思維
  • 經濟;現像:分析;
  • 經管
  • 社會
  • 生活
  • 經濟學
  • 思維方式
  • 思維訓練
  • 決策分析
  • 成本效益
  • 市場機製
  • 理性選擇
  • 行為經濟學
  • 經濟模型
  • 思維框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風靡國際的一部另類的經典經濟學教科書。與主流經濟學教材不同,本書迴避瞭繁復的公式、函數、運算,通過深入淺齣和饒有趣味的圖畫,將日常生活中紛繁復雜、看似毫無關聯的一些社會現象和一套富有一緻性的思維框架結閤起來,展示齣一種“經濟學的想象力”。正如道格拉斯•諾斯所說,經濟學的力量就在於它是一種思維方式,本書的目的正是引導讀者學會經濟學推理方式,從而能夠像經濟學傢一樣思考問題。

作為為非經濟學專業學生撰寫的一部“一學期學會經濟學”的教材,本書被認為是經濟學教材領域的一次根本性變革。不僅在英語世界獲得瞭廣泛的認可,同時被翻譯成日文、俄文、保加利亞文、匈牙利文等多種語言暢銷全世界,堪稱經濟學教育領域一部標尺性著作。海外院校使用情況:斯坦福大學、西雅圖大學、密歇根大學、紐約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北加利福尼亞大學、西安大略大學等數百所院校。

作者簡介

保羅•海恩(Paul Heyne,1931- 2000)

美國芝加哥大學倫理學與社會學博士、華盛頓大學經濟係教授。專業研究領域為經濟學史和經濟係統倫理學批評。作為大學本科經濟學教育的改革者,海恩終生緻力於改變僵化刻闆的經濟學教學方式,被譽為美國“近25年來最優秀的經濟學教育工作者”之一。《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是海恩的代錶作,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

彼得•勃特剋(Peter Boettke)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該校經濟學教授,同時擔任詹姆斯•布坎南政治經濟中心副主任、美國市場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著有《計算和調試:社會主義和轉型政治經濟學》《新思維為何失敗:社會主義改造的政治和經濟》等。

大衛•普雷契特科(David Prychitko)

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北密歇根大學經濟學教授。編著有《市場過程理論》(與彼得•勃特剋閤作)、《為何經濟學傢不同意:經濟學思想流派概論》等。

目錄資訊

諾斯中文版序
林毅夫推薦序
諾斯推薦序
前言
緻謝
第1章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 1
1.1 認識秩序 / 2
1.2 社會協作的重要性 / 3
1.3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 3
1.4 智力工具:經濟學傢的技能 / 4
1.5 通過相互調整進行閤作 / 7
1.6 遊戲規則 / 8
1.7 産權作為遊戲規則 / 9
1.8 經濟學理論的偏倚:缺點還是優點 / 10
1.9 偏倚還是結論 / 12
1.10 沒有理論就是糟糕的理論 / 13
簡短迴顧 / 14
問題與討論 / 15
第2章 效率、交換與比較優勢 / 17
2.1 好品和壞品 / 18
2.2 物質財富的誤區 / 19
2.3 貿易創造財富 / 20
2.4 值不值?效率與價值 / 22
2.5 學會權衡:比較生産的機會成本 / 24
2.6 從專業化和交換中獲益 / 26
2.7 為什麼要專業化 / 27
2.8 從人際貿易到國際貿易,再到人際貿易 / 27
2.9 交易成本 / 28
2.10 降低交易成本的激勵:中間人 / 29
2.11 中間人創造信息 / 30
2.12 市場作為發現過程 / 31
大圖景:對於經濟增長的初次思考 / 32
簡短迴顧 / 35
問題與討論 / 36
第3章 無處不在的替代:需求的概念 / 41
3.1 關於所謂的“需要” / 42
3.2 邊際價值 / 44
3.3 岔路口:日常選擇就是邊際選擇 / 45
3.4 需求麯綫 / 45
3.5 需求法則 / 48
3.6 需求和需求量 / 48
3.7 需求自身也會變 / 49
3.8 任何事物都依賴於其他事物 / 51
3.9 通貨膨脹導緻的錯覺 / 54
3.10 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 / 55
3.11 需求的價格彈性 / 56
3.12 對彈性的思考 / 57
3.13 彈性與總收入 / 58
3.14 垂直需求的誤區 / 59
3.15 需求應當扮演何種角色 / 60
3.16 隻有錢重要嗎?貨幣成本、其他成本和經濟計算 / 62
簡短迴顧 / 63
問題與討論 / 64
第4章 成本和選擇:供給的概念 / 71
4.1 對機會成本的復習 / 72
4.2 成本和行為而不是和事物相關 / 72
4.3 我現在該乾什麼?“沉沒成本”的無關性 / 73
4.4 生産者的成本作為機會成本 / 75
4.5 邊際機會成本 / 77
4.6 成本和供給 / 77
4.7 供給麯綫 / 80
4.8 供給自身也會變 / 81
4.9 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 / 82
4.10 誌願兵役製度的成本 / 83
4.11 供給的價格彈性 / 86
4.12 用成本論證正當性 / 86
簡短迴顧 / 87
問題與討論 / 88
第5章 供給與需求:協調的過程 / 93
5.1 市場是計劃協調的過程 / 95
5.2 基本過程 / 96
5.3 競爭、閤作與市場齣清 / 99
5.4 改變市場條件 / 100
5.5 理解自由市場價格 / 101
5.6 中央計劃和知識問題 / 103
5.7 産權和製度 / 104
延伸閱讀:貨幣和利息的協調作用 / 105
簡短迴顧 / 109
問題與討論 / 110
第6章 無意的後果:供求規律的更多應用 / 115
6.1 自然災害時供求的迷思 / 116
6.2 自然災害時供求的協調 / 117
6.3 限價的衝動 / 119
6.4 價格固定時的競爭 / 120
6.5 恰當的與不恰當的信號 / 122
6.6 想在城裏找公寓?看訃告吧 / 122
6.7 烈酒、烈性毒品:犯罪的激勵 / 125
6.8 脫脂牛奶、全脂牛奶和“牛奶匪幫” / 126
6.9 價格下限與生産過剩 / 127
6.10 供給、需求和最低工資 / 128
6.11 奴隸貿易再次全球化 / 130
6.12 高價的體育、廉價的詩歌:該怪誰 / 131
6.13 成本決定價格嗎 / 131
6.14 “退學者”發行瞭他們的第一張CD唱片 / 132
6.15 “山裏有金子!”那又怎麼樣 / 133
6.16 甚至連屠夫都沒這個膽子 / 133
6.17 為什麼醫院裏換個便盆都這麼貴 / 134
延伸閱讀:正確地錶述經濟問題 / 135
簡要迴顧 / 139
問題與討論 / 139
第7章 利潤與虧損 / 145
7.1 工資、租金和利息:閤同事先確定的收入 / 146
7.2 利潤:可正可負的收入 / 147
7.3 計算利潤:哪些東西應該計入成本 / 147
7.4 經濟利潤和會計利潤的比較 / 148
7.5 不確定性:利潤的必要條件 / 150
7.6 企業傢 / 151
7.7 作為剩餘索取者的企業傢 / 152
7.8 非營利機構 / 153
7.9 企業傢纔能與市場過程 / 153
7.10 僅僅是運氣嗎 / 156
7.11 利潤與虧損作為協調的信號:貨幣計量的作用 / 156
7.12 小心專傢 / 157
延伸閱讀:期貨市場上的盈利 / 159
簡短迴顧 / 164
問題與討論 / 165
第8章 覓價 / 171
8.1 定價的流行理論 / 172
8.2 艾德•賽剋登場 / 173
8.3 淨收益最大化的基本法則 / 174
8.4 邊際收益的概念 / 175
8.5 為什麼邊際收益會低於價格 / 176
8.6 讓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 / 177
8.7 那些空座位呢 / 178
8.8 差彆定價者的睏境 / 179
8.9 學校作為覓價者 / 179
8.10 一些差彆定價的策略 / 181
8.11 艾德•賽剋找到瞭一個辦法 / 182
8.12 不滿情緒與“閤理化”辯解 / 183
8.13 午餐價和晚餐價 / 184
8.14 重新思考成本加成 / 185
簡短迴顧 / 185
問題與討論 / 186
第9章 競爭與政府政策 / 193
9.1 競爭作為一個過程 / 194
9.2 競爭的壓力 / 195
9.3 控製競爭 / 197
9.4 對競爭的限製 / 199
9.5 對於核心資源的競爭:100萬美元的齣租車執照 / 199
9.6 競爭和財産權 / 200
9.7 政府政策的矛盾性 / 200
9.8 低於成本銷售 / 201
9.9 什麼是適當的成本 / 201
9.10 “掠奪者”和競爭 / 203
9.11 價格管製 / 204
9.12 “反托拉斯”政策 / 206
9.13 解釋和應用 / 206
9.14 縱嚮限製:競爭或反競爭 / 208
9.15 不同的觀點譜係 / 209
9.16 關於競爭政策的評估 / 210
簡短迴顧 / 210
問題與討論 / 211
第10章 外部性與衝突的權利 / 215
10.1 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 / 216
10.2 十全十美無法達到 / 217
10.3 協商 / 218
10.4 通過裁定減少外部性 / 219
10.5 抱怨的房主 / 220
10.6 先例的重要性 / 221
10.7 劇烈變化帶來的問題 / 222
10.8 通過立法減少外部性 / 223
10.9 把成本降到最低 / 223
10.10 另一種辦法:徵收排放稅 / 225
10.11 汙染許可證 / 226
10.12 效率和公平 / 227
10.13 泡泡法 / 227
10.14 權利和汙染帶來的社會問題 / 229
10.15 交通擁堵作為一種外部性 / 229
簡短迴顧 / 230
問題與討論 / 231
第11章 市場與政府 / 239
11.1 私人還是公共 / 240
11.2 競爭和個人主義 / 241
11.3 經濟理論和政府行為 / 241
11.4 采取強製的權利 / 243
11.5 政府是必要的嗎 / 244
11.6 排除不付錢的人 / 244
11.7 搭便車問題 / 245
11.8 正外部性和搭便車 / 246
11.9 法律和秩序 / 247
11.10 國防 / 247
11.11 道路和學校 / 248
11.12 收入再分配 / 248
11.13 自願交易的管製 / 249
11.14 政府和公共利益 / 250
11.15 信息和民主政府 / 250
11.16 民選官員的利益 / 251
11.17 集中的收益,分散的成本 / 253
11.18 正外部性和政府政策 / 254
11.19 人們如何界定公共利益 / 255
11.20 囚徒睏境 / 255
11.21 政治製度的局限 / 257
簡短迴顧 / 258
問題與討論 / 258
第12章 收入分配 / 263
12.1 供給者和需求者 / 264
12.2 資本和人力資源 / 265
12.3 人力資本與投資 / 266
12.4 産權與收入 / 267
12.5 實際權利、法律權利及道德權利 / 268
12.6 預期與投資 / 268
12.7 人還是機器 / 269
12.8 對生産性服務的派生需求 / 270
12.9 誰與誰競爭 / 271
12.10 工會和競爭 / 271
12.11 貧睏和不平等 / 272
12.12 為何不平等愈演愈烈 / 275
12.13 收入再分配 / 277
12.14 改變規則與社會閤作 / 279
簡短迴顧 / 279
問題與討論 / 281
第13章 衡量經濟係統的整體績效 / 287
13.1 國內生産總值 / 288
13.2 GDP還是GNP / 290
13.3 GDP作為國內經濟創造的總收入 / 290
13.4 GDP衡量的並非經濟係統中的所有購買支齣 / 291
13.5 GDP作為總附加價值 / 292
13.6 附加價值是否總是正的 / 293
13.7 零散問題:未齣售的存貨和二手貨 / 294
13.8 總量波動 / 296
13.9 失業和未就業 / 296
13.10 就業、未就業和失業 / 297
13.11 勞動力市場中的決策 / 299
13.12 失業和經濟衰退 / 300
13.13 通貨膨脹 / 301
13.14 1960年以來的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 / 302
13.15 什麼導緻總量波動 / 305
延伸閱讀:國民收入核算的局限 / 307
簡短迴顧 / 310
問題討論 / 311
第14章 貨幣 / 315
14.1 貨幣的演化 / 316
14.2 法定貨幣的故事 / 317
14.3 當今貨幣的性質 / 318
14.4 市麵上有多少貨幣 / 319
14.5 信用和信任 / 320
14.6 受管製的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製度 / 321
14.7 存款擴張與貨幣創造 / 323
14.8 美聯儲作為監督者和規則實施者 / 325
14.9 美聯儲的工具 / 327
14.10 貼現率 / 327
14.11 公開市場操作 / 328
14.12 貨幣平衡 / 330
14.13 但是是誰真正做主呢 / 331
延伸閱讀:那麼黃金呢 / 331
簡短迴顧 / 333
問題與討論 / 333
第15章 經濟績效和真實世界中的政治 / 337
15.1 經濟大蕭條 / 338
15.2 經濟衰退期間究竟會發生什麼 / 339
15.3 錯誤集群 / 340
15.4 信貸與協調:自由市場的儲蓄和投資 / 341
15.5 信貸與失調:不可持續的繁榮 / 342
15.6 蕭條即修正 / 343
15.7 貨幣政策何時有效 / 344
15.8 財政政策 / 345
15.9 掌握好時機的必要性 / 346
15.10 聯邦預算作為一種政策工具 / 348
15.11 任期和政治 / 348
15.12 無限度的赤字 / 350
15.13 為什麼不是各級政府都如此 / 353
15.14 自由裁量和規則 / 355
15.15 誰掌權 / 357
15.16 掌握近期情況 / 358
簡短迴顧 / 361
問題與討論 / 362
第16章 國傢的財富:全球化與經濟增長 / 367
16.1 誰富,誰窮 / 368
16.2 曆史記錄 / 369
16.3 經濟增長的源泉 / 370
16.4 外國投資 / 372
16.5 人力資本 / 375
16.6 石油來自我們的頭腦 / 376
16.7 經濟自由指數 / 376
16.8 私有産權的發展力 / 378
16.9 亞洲記錄 / 378
16.10 亞洲之外 / 380
16.11 跨國GDP比較的難點 / 382
16.12 全球化及其不滿 / 384
16.13 公眾意見的力量 / 386
16.14 特殊利益的力量 / 387
16.15 外包的爭論:脫口秀還是分析 / 387
簡短迴顧 / 388
問題與討論 / 389
後記 經濟學傢知道什麼 / 392
譯後記 經濟學教育的解毒劑 / 395
重要詞匯 / 40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囫囵吞枣的读完了这本很不错的经济学入门书籍,速速记下所得,以备他日察看。 1.Wealth is what people value. 财富不等同于物质。凡是人们向往,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是财富。联想--人的七层需要。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可赚钱的根源;可知单纯老百姓生活富裕,却假货横流的国家...  

評分

经济危机发生的背后,其实有着社会价值观改变的推动: 1、赚钱模式。社会整体形成一种趋势,追求短期利益日益加剧。赚钱复杂繁琐的实体经济被削弱,金融工具省事高效,人人可参与的股票交易加剧侵蚀人心。经济手段放纵了趋懒趋利的人性本质。 2、消费模式。大量贷款,未来被提...  

評分

禾刀 每一门专业学科理论,都有枯燥的一面,这往往是横亘在“门外汉”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虽然经济学作为一部独立的学科时间并不久远,但其迅速发展演变的复杂理论,同样令“门外汉”们望而生畏。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美国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改革者、被誉为美国...  

評分

这本书买的比较早了,今天整书架翻出来,也想到了跟这本书有关的经历。 缘起刚毕业,在寻找个当时想的所谓“正儿八经”的工作的待业过程中,家里人给介绍去了个三流大专代课的活,见教导主任时人家随意的翻了翻简历,看了看教师证,就给了一张课表,让自己挑。有...  

評分

每次队友喊你团战的时候,你女/男朋友(假设首先)求暖床不成都很伤心,问你:“难道游戏比我还重要吗?”如果你掌握了这本书的内容,就可以毫不犹豫大义凛然地说:“仅仅是在边际的意义上,是这样。” 此书评不具备生活指导作用,请读者谨慎实践,一切后果以实际为准,作者...

用戶評價

评分

總體翻譯得不錯。適閤自學經濟學的人,尤其是需要培養興趣的以及文科生;適閤自由主義者。

评分

當權者奪取大多數民眾的“微利”,以給予其盟友和敵人暴利。

评分

3-6中午,閱至p130;3-10,p150。這翻譯差哎,糟蹋瞭一本好書,懶得吐槽瞭

评分

3-6中午,閱至p130;3-10,p150。這翻譯差哎,糟蹋瞭一本好書,懶得吐槽瞭

评分

1.垂直需求,這就像在馬的世界中尋找獨角獸一樣;2.經濟學傢更多強調不該做什麼,而不是該做什麼;3.經濟學思維方式更多的是一種理論,讓人有洞察力,幫助我們預測或解釋意料之外的結果;4.文化與經濟隻是理論的反映。(注重多學科的交流,思維方式+數學+統計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