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中国著名版画家、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 2007年获得美国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2015年荣获美国国务院AIE艺术勋章。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及艾维姆美术馆及北达克达美术馆、日本琦玉县立现代美术馆、澳大利亚国家画廊等各大收藏机构收藏。
《我的真文字》是艺术家徐冰第一部个人艺术散文集,第一部分讲述徐冰自己的艺术创作成长过程,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思考。第二部分围绕十个重要作品,进行介绍和阐释。全书以清晰的脉络,完整、深入地表现了其艺术创作的才华和理念,不仅能让专业美术工作者系统了解这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的创作,也使得对当代艺术感兴趣的一般读者窥见当代艺术的基本面貌。文字朴素、生动,具有很强可读性。大量图片也增强了全书的视觉效果。
我的先生推荐我读这本书,他推荐的是《木林森》一文,觉得对我的公益创业有益。 果然读了一篇就爱上了。 我在中国探索的公益方向是公平贸易,从2008年至今关注的是少数民族手工艺人领域,多少接触了艺术和公益相结合的案例。 所以,当我读到Rare国际资源保护机构的Human/Nature...
评分南都:您是否读过徐冰的《我的真文字》?怎么评价他这部书? 李陀:我有一篇文章题目是《现代艺术的叛徒———徐冰》。讨论或者评价徐冰,一定要注意,他是一个大胆的反叛者,是一个在现代艺术领域里造反,掀桌子、掀屋顶的人。他的这个反叛,不但对中国当代艺术,而且对世界...
评分 评分我的先生推荐我读这本书,他推荐的是《木林森》一文,觉得对我的公益创业有益。 果然读了一篇就爱上了。 我在中国探索的公益方向是公平贸易,从2008年至今关注的是少数民族手工艺人领域,多少接触了艺术和公益相结合的案例。 所以,当我读到Rare国际资源保护机构的Human/Nature...
评分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徐冰是一个在任何意义上都无法忽视的存在。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名字总是与蔡国强、张洹、关伟等人联系在一起,被看作是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成功者和中国当代艺术乃至中国的代言人,更为重要的是,这位前卫艺术家始终将自己的艺术创作视为对其所身处的社会的...
徐冰把自己的文字称为“交代材料体”,给出的理由令人感动:抓住仅有的机会,用这支笔让读者相信你。这是一本非常认真的书,让人心情愉悦。几个感受:第一,愚昧作为养料,并不是妥协懦弱,而是乐观地直面问题,“你生活在哪儿,就面对哪儿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第二,艺术虽然是直观的,但也是可以解释的,二者分量刚好,才是好的艺术。但是“9·11的灰尘”这件作品,我并不明白。收集灰尘就是要记住的意思,而“何处惹尘埃”则是空、是大自在,两者之间难道不是矛盾的么?作为一个完整的装置,最后似乎应该有一阵风,尘埃不见了。
评分不可错过!有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
评分徐冰对于艺术,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关系理解深刻,极强的创造性思维,每一件作品都看似不同,又都有他相似的精神内核,对社会有影响,大写的艺术家。
评分不可错过!有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
评分大量西方理论的涌入、讨论、理解、吸收,对我来说,又只是一轮形式上的“在场”。思维中已被占领的部分,很难被别的什么东西挤走……随着年龄增大,没有精力再去掩饰属于你的真实的部分……艺术是宿命的,就是诚实的,所以它是值钱的。 那个画不出的土坡,是属于古元的不可企及的部分。 你生活在哪儿,就面对哪儿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 大师的语法好,但用它说出来的不是我要的,属于个体的更深层的部分在涌动,说:我是我,真正的我在这儿。 从一个粗糙的人变为一个精致的人、一个训练有素、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懂得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明察秋毫的人。 认真地逢场作戏后,离开party走在街上,不知道该怪谁——何处惹尘埃? 每个人把自己特殊的部分通过作品带入文化界,特有的艺术手段是重要的。 太多太好,相见恨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