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布尔(Albert Soboul,1914—1982),法国著名史学家。1936年毕业于巴黎大学,1938年取得中学历史教师资格,并加入法国共产党。1939—1940年应征入伍,法国溃败后在蒙彼利埃中学教书。1942年7月因参加抵抗运动被捕。1958年以《共和二年的巴黎无套裤汉》通过国家级文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1967年起任巴黎第一大学法国革命史讲座教授,直至去世。又任罗伯斯庇尔研究会秘书长、《法国革命史年鉴》主编、法国革命史研究所所长等职。著有《法国大革命简史》、《革命前夕的法国》、《理解法国大革命》、《文化与法国大革命》等。
法国大革命如何能够发生?革命者怎样、在何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他们在改造世界的同时如何进行了自身的改造?作者对此进行了详实的解答。作为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的经典,本书内容严谨,结构均衡,使大革命的发展线索更加清晰。史实叙述环环相扣,史料可靠,文笔流畅,语言简洁,无疑会引领读者对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过程进行深入思考。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习惯了托克维尔史论性文字的简赅,再来看索布尔详尽地对细节、数据的罗列,就有些头疼…
评分法国大革命错综复杂、荼毒深远。或许需要重读。
评分为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所折服,为曲折萦纡的人类政治文明演进鞠上一躬。
评分左派
评分清晰、全面的叙述,适合入门。立场鲜明地倾向于雅各宾派,可能因此失去了些许批判性的视角。 不应将有着复杂背景的法国大革命浪漫化,但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中有这样的成就(尽管离成功还非常遥远),足以说明其伟大。 书中最触动我的一段话是: “祖国绝不是在想象中被美化的一个名词。它是一个存在物,人们曾为之做出牺牲。人们通过对它的关切表达对它与日俱增的热爱。人们为它的诞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它在动荡不安之中崛起。人们珍惜它是由于它来之不易,它使人充满希望。”(p161) 这对今天我们在谈论爱国主义的时候仍有启发,明说一下,这个名词的正当性仅由其革命性和解放性保证,将其捆绑于传统保守的意识形态的那种话术时,没有权利要求我去支持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