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和没书的日子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随笔 余斌 散文 中国文学 阅读 生活 书 书话
发表于2025-04-13
有书和没书的日子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前两辑读完好像倍速回放了一遍过去,没有经历过书荒年代,但读下来竟然如此合身,字里行间关于书的哪怕一丝感觉都似曾相识,甚至产生了自己或许也称得上小半个读书人的错觉。第三辑有些混乱,既有契合前面主题的文又有相对纷杂的书评,针对何伟的四篇不如针对鲁迅的两篇那么独立,讲林冲的两篇有点意思,最后一篇萨特滥竽充数。 p164,p167各一处误。
评分自中图购得,忘了缘由,大概因为作者来自南大文学院。之前看《杜甫诗歌讲演录》,以为绝妙,对南大有点好奇。本书到后半则明显地衰落下去,远不及前半,可惜。不知另一本谈酒的如何,正在醉意里,读读看罢。
评分前两辑读完好像倍速回放了一遍过去,没有经历过书荒年代,但读下来竟然如此合身,字里行间关于书的哪怕一丝感觉都似曾相识,甚至产生了自己或许也称得上小半个读书人的错觉。第三辑有些混乱,既有契合前面主题的文又有相对纷杂的书评,针对何伟的四篇不如针对鲁迅的两篇那么独立,讲林冲的两篇有点意思,最后一篇萨特滥竽充数。 p164,p167各一处误。
评分第一辑倒也有趣
评分图书馆偶然看到的,前半部分有趣,有些用词比较陈旧八股
作者:余斌
六〇后,南京人,现供职于南京大学文学院。著有《张爱玲传》《事迹与心迹》《字里行间》《提前怀旧》等。
“书与我虽是一度无缘,我对书则自小到大,始终是未免有情,而这‘未免有情’,在我看来却是最大的缘分。”
本书为余斌个人随笔集一种(共三种),在一个被电子屏充满的小时代,余斌却将他和书的缘分,与书有关的趣闻、随想娓娓道来,自有一种特别趣味。
文/友竹 余斌老师真够谦虚的,竟然在这本书的题赠(代后记)里不无怀疑地写道“旁人收到这书当真肯破功夫好好地读读吗……但愿有人还愿看看吧”。看到这里,我就乐了:这么有意思的书,怎么会没人愿意看呢?余老师真是多虑了! 单是从没书的日子说起,余老师书里提到的那些“...
评分很喜欢这本书,一是书32开,设计简单明快,印象中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绝对不是现如今大开本,装潢得很精美,可一翻开书,里面没有几个字,都是图片。虽然是读图时代,但书,就应该有内涵的,一点没有内涵,也就不能称其为“书”了。 作者是爱书的人,虽然他一再称自己与书...
评分这本小书激起的是关于书的一种“小情怀”。 全书分为底事有缘、乐在其中和书里书外三辑,每一辑又有五至十则小杂文,主题皆为“书”,有谈与书之缘的小文章,也有一些不错的书评,比如谈论何伟《江城》、《寻路中国》的那几篇就不错,当然还有搬书的困扰,其实也就是一本记录...
评分这本小书激起的是关于书的一种“小情怀”。 全书分为底事有缘、乐在其中和书里书外三辑,每一辑又有五至十则小杂文,主题皆为“书”,有谈与书之缘的小文章,也有一些不错的书评,比如谈论何伟《江城》、《寻路中国》的那几篇就不错,当然还有搬书的困扰,其实也就是一本记录...
评分但凡是读了几本书的人,大抵都对多读的书或多或少有点感悟,但是余斌老师的《有书和没书的日子》还是挺让人吃惊的,因为他不但能把感悟写出来,而且还能把所有的感悟顺手拈来的组织起来,并且这样杂家一样的感悟,还形成了一本书。在这本书里,你根本找不到所谓的“书评”,没...
有书和没书的日子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