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里的塔

公寓里的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姜涛,1970年生,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第三届“王瑶学术奖”优秀青年著作奖,第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等。代表作品:《巴枯宁的手》《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图本徐志摩传》,编著《20世纪中国新诗总系》(第一卷)、《北大文学讲堂》,译著《现实主义的限制》等,个人诗集《好消息》《鸟经》。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姜涛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0
价格:5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60210
丛书系列:博雅文学论丛
图书标签:
  • 姜涛 
  • 现代文学 
  • 文学史 
  • 知识分子 
  • 文学研究 
  • 文学 
  • 社会学 
  • 文学青年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五四之后,在新文化理念感召下,众多青年从乡村、小城,来到北京,栖身胡同公寓,游走书局学院,依托新兴的现代传媒,在窄而霉的室内,筑起各色文字之塔。但这并非寄托高贵文学之梦的“象牙之塔”,只是一处处暂时的身心安顿之所。是留在室内“建塔”,还是走到室外,加入宏大的实践进程,历史分野因此存在于一代“文学青年”的不同选择中。《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以五四之后社会思潮的分化为线索,在文化与政治运动的紧张中,选取若干人物、现象、群体、事件,探讨青年群体如何通过新文学介入历史,新文学又如何作用于“新青年”。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青年与文学的可能性 ——《公寓里的塔》读后 康宇辰 姜涛的近著《公寓里的塔》,使用的研究方法很多样,从文学外部的思想史、社会学分析到最内部的文本细读都有呈现,但是在其中社会学还是最关键的方法。不过社会学不仅是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更是作者观照文学和青年问题的眼光...

评分

青年与文学的可能性 ——《公寓里的塔》读后 康宇辰 姜涛的近著《公寓里的塔》,使用的研究方法很多样,从文学外部的思想史、社会学分析到最内部的文本细读都有呈现,但是在其中社会学还是最关键的方法。不过社会学不仅是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更是作者观照文学和青年问题的眼光...

评分

青年与文学的可能性 ——《公寓里的塔》读后 康宇辰 姜涛的近著《公寓里的塔》,使用的研究方法很多样,从文学外部的思想史、社会学分析到最内部的文本细读都有呈现,但是在其中社会学还是最关键的方法。不过社会学不仅是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更是作者观照文学和青年问题的眼光...

评分

青年与文学的可能性 ——《公寓里的塔》读后 康宇辰 姜涛的近著《公寓里的塔》,使用的研究方法很多样,从文学外部的思想史、社会学分析到最内部的文本细读都有呈现,但是在其中社会学还是最关键的方法。不过社会学不仅是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更是作者观照文学和青年问题的眼光...

评分

青年与文学的可能性 ——《公寓里的塔》读后 康宇辰 姜涛的近著《公寓里的塔》,使用的研究方法很多样,从文学外部的思想史、社会学分析到最内部的文本细读都有呈现,但是在其中社会学还是最关键的方法。不过社会学不仅是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更是作者观照文学和青年问题的眼光...

用户评价

评分

五四三代人的代际区隔和斗争,五四之后青年人开始“以文学为志业”,这是作者对五四文坛人士和文学社团的社会学观察最有启发的两点。行文中时有洞见。缺点如作者自陈,各章之间逻辑关联不太明确,整部书比较松散。这个问题其实在章节内部也是存在的,局部论述的理论含量、细致程度都可观,但铺陈有余而梳理不足,语言不够凝炼有力。

评分

哇咔咔

评分

方法和思辨更为复杂精微,但从“巴枯宁的手”到“公寓里的塔”,某种思路确乎是一以贯之的:参看前两天的对谈,会发现姜涛更想要回答的是虚无之后、现代性信仰失效之后,人如何在语言内外安顿自身。1920年代的文学青年的两个选择——“行动的勇气”(及其可能导向的革命动员)和重塑书写主体——在今天当然只能算是权宜性的言辞策略,但退一步,对研究者而言,在“对这一难题的不断延宕或对它的不断回溯”之中,或许已经包含了一个犹疑、试探但足以告慰人心的答案。

评分

迷弟获得一本签名本

评分

自从读完后,就成了姜老师的粉丝,很喜欢他对于1920年代中国革命青年的描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