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白傑明(Geremie Randall Barmé),澳大利亞曆史學傢、文化批評傢、漢學傢和翻譯傢,也是電影製作人,現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華全球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17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化史。主要作品有《西洋鏡下》《赤字:當代中國文化論》《紫禁城》等,還翻譯瞭巴金、楊絳等中國作傢的大量作品。代錶作《藝術的逃難:豐子愷傳》曾獲列文森中國研究書籍奬。
譯者簡介:賀宏亮,1975年生,文學學士,公共管理學碩士,文史研究者。現居成都,任職於四川省通信管理局。
列文森中國研究書籍奬作品
融閤傳記、藝術與曆史
第一次在文化和曆史背景中完整描畫豐子愷
豐子愷最大的成就,或許是在變幻無常的時代始終保持瞭一種自由自在的精神。
——白傑明
-----------------------------------------------------------------------------------------------------------------
這是一部融閤瞭傳記、藝術和曆史的作品。講述瞭在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的政治動蕩中,齣現的最有天賦和最重要的藝術傢之一——豐子愷的生平。作者在書中呈現瞭一幅交織並行的圖景:作傢、畫傢、翻譯傢豐子愷的生活和20世紀中國動蕩的曆史。他考察瞭豐子愷審美眼光的形成,以及它如何與中國傳統及當代的文化背景相聯係。
作者認為,豐子愷的寫作與繪畫根植於自我錶達的哲學。難以歸類的豐子愷,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個謎:他同情勞苦大眾,並得到很多政治化的知識分子的認同,但也是個浪漫的人;他是虔誠的佛教徒,是自然和兒童的近距離觀察者;他的藝術看似溫和,卻常常傳遞著強烈的信息。在眾多關於豐子愷的著作中,本書第一次檢視豐子愷在五四作傢和知識分子中的位置,第一次在中國的藝術、宗教和文學傳統的背景中討論他的位置。
提到丰子恺,我们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关于他的诗意风格漫画,还有他的师父李叔同(弘一法师),以及他跟随弘一法师出家等等比较惹人眼球的“事迹”,在图书馆偶遇《逃难的艺术:丰子恺传》,也希望可以借此对丰子恺有一点浅薄的了解。 丰子恺一生也算是历尽坎坷,最终没能等到文革...
評分读书,一不留神就读出了人生。从前读过的丰子恺的种种,终究是浅薄了。在《艺术的逃难:丰子恺传》之前,只是心安理得地享受丰老先生贡献的甘美,浑然不知那些曼妙清幽的因果根底。若非澳大利亚学者白杰明的扎实研究,丰子恺一生的欢欣与无奈也就这么隐在了他的作品之后...
評分家住夕阳江上村,一湾流水绕柴门。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这首诗来自叶唐夫,它曾被丰子恺引用在《护生画集》上。这首诗表达的意境,想必和丰子恺幼时的家乡石门镇有些相似。特别是那句一弯流水绕柴门,画面感特别的强烈。 以往我对丰子恺的了解,多数来自书本上,...
評分首先关注丰子恺老先生,最早还是翻看他的《认识建筑》,其中关于埃及法老建立金字塔的描述,老先生讲“坟的艺术”,印象尤其深刻。为什么死后要入土为安?老先生给的答案用了一个比喻:虫冬入土而春又复生,“入土”-“复活”的转换,无疑是一种原始而强烈的愿望。 到后来看老...
評分An Artistic Exile This book emphasizes the experience of Feng Zikai (1898-1975), a brilliant artist who expressed his idea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e review says that the book “moves straight to the heart of debates surrounding modernization, religio...
我覺得這纔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评分驚異於豐子愷文革時雲淡風輕的錶現。可以在那種環境下依然心靈安樂,那麼子愷的"同情心""兒童心"確實值得我們思考(不過作者為豐子愷那些獻媚文字圖畫翻案的論證並不是很充分)。國共的道德,其實都很破敗、腐朽。反而在民國積貧積弱、戰火連年環境中不閤時宜得提齣"幻想"的藝術道德,雖然像是一個邊緣人,可無疑是有未來的眼光。同甘地很像。豐子愷也是嗅到現代化危險的人,物質豐富,精神無聊。所以他的一生都在逃難,逃苦難現實的難,也都在歸鄉,然而精神的故鄉永遠在他方。所以即使迴到石門灣,他還會說"我覺得這裏仍不是我的真的本宅,仍不是我的真的歸宿之處,仍不是我的真的傢"。可能唯有翻譯和文藝纔能作為瘋癲世界的避難所吧。專題和曆史趨進式的寫法挺不錯。
评分年度最佳傳記作品,列文森奬獲奬作品。
评分我覺得這纔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评分光是如此多的注解就夠客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