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疗的疯子的故事。
这本书,是作者高铭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机构,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后,以访谈形式记录了生活在社会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的所思所想。
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在与精神病患对话的内容里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表现出精神病患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生命提出的深刻观点,闻所未闻却又论证严谨。
他们说。
• 绝对四维生物眼里,我们只是蠕动的虫子
• 肤浅的男人,必然被基因先进的女人毁灭
• 孩子,你是我创建的角色,生死皆有我定
• 你追求的那点可怜的光明,根本不值一提
• 飓风不是虚幻,你还未信,我已死于狂风
• 睡梦中我狰狞的表情,吓破世人胆却仍无解
• 我们的生命,只是未知长河中的一个小碎片
• 我有三只小猪,我杀死了其中两只,而已
这本书,能够让人们真正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的内心世界。
大部分人都乐于成为社会群居动物的一员,所以会对从不同维度看待世界的人心存疑虑,甚至是不假思索的否定。
可是,定义一个人是天才还是疯子又有什么真正的标准呢?
相信这本书会给你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
他喜欢问为什么,但不是哲学家
他喜欢探究心理,但不是心理学家
他喜欢追问世界本源,但不是历史学家
他喜欢动物,但从不去动物园
他是个探险家,但不怎么旅游
他写过畅销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他喜欢白色、金属金和银色
他喜欢用“贪婪”形容自己
他喜欢自己制定规则
他坚信自己能拯救世界
他谁也不是
但他谁都是
高铭
70年代,生于北京
重读了一遍《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之后,脑子里回荡着一句话:“一不小心开大了脑洞,就成了精神病。” 四年前读这本书,绝对算得上一种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一个接一个关于“世界本质”的脑洞接踵而至,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世界——这些精神病人,随意调...
评分这本书其实根本就是小说。 1.作者自己在后记中说明,书里一大半案例都是在真实案例基础上增添或删减的。 读的过程中我就在想,如果书中案例都属实,那其中一些真的惊到我了,有一些病患的妄想在逻辑上几乎完美自洽,有些实在太像文学作品或科幻小说的创意了,受访对象的一些...
评分【本文绝对认真 你若想喷 随时奉陪<( ̄ˇ ̄)/】 不能容忍副标题是“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 不能容忍这本书的评分跟看不见的城市一样!!!! 不能容忍豆瓣不能评负分!!!! 不能容忍这本书还尼玛出港版!!!!!!!! 不能容忍53.7%力荐和34.6%...
评分他们,是一群危险的人,至少在世人眼中是这样。 作者不是一名专业的医师,但这并不妨碍他用一颗平常心去观察他的对象——精神病人。无疑,这是一个生僻而又新鲜的人群,可贵的是:在我这名读者眼里,作者虽是出于好奇的心态去了解观察精神病人,但却没有用猎奇的噱头叫卖营销其...
评分本人专业为心理学。最开始抱着好奇的心态阅读这本书。初次看完后,感觉还不错,给了4星。 但是这种不错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本小说,注意,是【小说】,而不是什么所谓的【纪实访谈】笔记。 就我而言,这本小说本身叙事手法还是不错的,运用悬念的手法以及一些科学哲...
国内的猎奇心态不敢恭维,而且稍稍不被人理解的思想,就会被认为是精神病,有些病例的研究在国外和其他文化促成新世纪运动,而这里,超越了主控所说的一切都是反动的/有病的/不健康的。里面有些“不同的人”的例子让人很感动。为猎奇心态打一星,为不同的思想打五星。
评分装逼为何总要带上量子物理…
评分根本不是访谈手记好吗?副标题不要误导别人,这就是一部胡说八道的小说,写这书的人懂精神病学吗?美化精神病有意思?
评分根本不是访谈手记好吗?副标题不要误导别人,这就是一部胡说八道的小说,写这书的人懂精神病学吗?美化精神病有意思?
评分说访谈我是不信的,但脑洞这么多确实非常惊人。可惜我始终觉得这种写作方式好浪费啊,随便一个脑洞能写好的话感觉都会是蛮精彩的一本书,他居然一本书就全写完了= =关键是你自己没写成,以后人家也不好再用这些梗了orz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