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1925-1970),日本小说家、剧作家。本名平冈公威,生于东京。一九四九年出版长篇小说《假面自白》,文坛地位确立。一九七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写完《丰饶之海》第四部《天人五衰》后自杀。一生创作四十部中长篇小说、二十部短篇小说集和十八部剧本集。主要著作还有《禁色》、《潮骚》、《近代能乐集》、《金阁寺》和《萨德侯爵夫人》等。他与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并称为二十世纪四大代表作家,也是著作被译成英文等外国语版本多的当代日本作家。他曾二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美国人誉称他为"日本的海明威"。
作者对自己的写作生涯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在抒情散文的文学机制上,创造出一个情与理兼容的散文世界。 太阳唆使我,让我从内脏器官感官之夜的深处把我的思考拽出来,拽至润泽的皮肤所包裹的隆起的肌肉,这才罢休。它还命令我准备好新的住所,以便一步步地浮上表面的我的思考安住下来。这个住所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润泽的皮肤下敏感地隆起了发达的肌肉。毫无疑问,正因为要求这样的住所,要求具备这样的日用器具,所以“形象的思想”、“表面的思想”才不为众多知识分子所接近而告终。
此书开始于对于康德哲学的一点讨论,三岛受到康德本体论的影响,在书的最开始讨论了肉体、精神与世界现实间的联系(也就是同一性问题)。 而后三岛提出两个概念,首先是“太阳”。三岛由纪夫经历过二战,因此太阳——这一概念往往象征着生命和希望,在三岛由纪夫这里却象征着死...
评分三岛由纪夫的自白书实话说有点难读,他的用词都很抽象,也没什么逻辑标语的引导,就随他想写到哪我读到哪,努力地跟上大文豪的思路。 他对精神和肉体的关系一直在变化,青年时觉得追求肉体肤浅表面,中年意识到了精神和肉体的同一性。它们是相对的“我”,可是又紧紧联系不可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佶屈译文背后清晰可见一个贪生怕死的三岛由纪夫,难怪他会发出美,只能在死亡中呼吸的感叹。三岛的文字不是向死而生,他拼命地想要存留给这个世间存在的痕迹,恰好能把和族物哀的情绪展露淋漓,或许有些慈悲的瞬间吧,可是这真的美吗?三岛是抗拒恶之花的颓败才渴望太阳的光耀与铁的沉实,身心不一啊
评分三岛,真是完美啊。他是如此的诚实和真挚。
评分佶屈译文背后清晰可见一个贪生怕死的三岛由纪夫,难怪他会发出美,只能在死亡中呼吸的感叹。三岛的文字不是向死而生,他拼命地想要存留给这个世间存在的痕迹,恰好能把和族物哀的情绪展露淋漓,或许有些慈悲的瞬间吧,可是这真的美吗?三岛是抗拒恶之花的颓败才渴望太阳的光耀与铁的沉实,身心不一啊
评分第一篇简直一言难尽,幸而后半部分顺利读完了
评分还要再读一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