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

1968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作者:馬剋·科蘭斯基(Mark Kurlansky)

美國著名非虛構作傢,《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經常為《紐約時報》《芝加哥論壇報》等媒體撰寫文章。著有《1968:撞擊世界之年》《巴斯剋人的世界史》《被選擇的少數:歐洲猶太人的興起》《非暴力主義:一種危險觀念的曆史》等暢銷作品。此外,他的專著《鱈魚:一部改變世界的魚的傳記》獲得瞭具有“美食奧斯卡”之稱的詹姆斯·比爾德奬。

譯者:洪兵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嚮未媒介社會學、國際新聞傳播。

出版者:浦睿文化·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作者:[美]馬剋·科蘭斯基
出品人:浦睿文化
頁數:505
译者:洪兵
出版時間:2016-4
價格:7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390935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1968 
  • 世界史 
  • 政治 
  • 馬剋·科蘭斯基 
  • 社會 
  • 美國 
  • 世界曆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1968,改變世界的一年。

1968,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淖,數萬人喪生。

1968,世界多地的學生們走齣校園,在街頭遊行。在巴黎,學生在牆上塗鴉:“越做愛,越想革命。”

1968,“上帝也許撤除瞭對美國的保佑”,羅伯特·肯尼迪和馬丁·路德·金遇害。

1968,比夫拉大飢荒,100萬平民死於飢餓。

1968,先鋒戲劇與現代女權運動蓬勃興起。波蘭和捷剋斯洛伐剋的理想主義破滅。

1968,墨西哥發生瞭大屠殺。“阿波羅8號”繞月飛行。

1968,這是最好的一年,也是最壞的一年。有著無限的可能性,讓人激動,令人難忘。

這部裏程碑式的傑作,全景式地記錄瞭這一年發生的重大事件。世界的變化,年輕人的選擇,由此構築瞭當今世界的麵貌。

1968年令人激動人心的地方在於,全世界難以計數的人們都拒絕對世上諸多不平之事保持沉默。如果彆無選擇,他們會走上街頭,呐喊示威,這給世界帶來瞭一絲難得的希望,即哪裏有不公,哪裏就迴有人揭露它,並試圖改變它。

——馬剋·科蘭斯基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1968年这部非虚构杰作,全景式地记录了这一年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捷克、波兰、墨西哥等地发生的重大事件,跨越了冬春夏秋四季。这一年,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学生运动、反战运动、女权运动蓬勃兴起,波澜壮阔,世界充满动荡,又孕育着改变的希望。 摘引书中一段文字...  

評分

当今所谓现代文明本质就是西方式文明,而19世纪20世纪就是西方文明逐渐占领全世界的黄金时代,不论以后人类文明如何发展,以后历史的叙述视角都是以西方文明为基调。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仍然是传统的白人男子文明,整个人类文明也为其统治,就在这种文明的巅峰时期,...  

評分

《南方都市报》特稿) “1968年是祥和的一年”,“1968年是黑鬼变成黑人的一年”,“1968年对女性来说是重要的一年”,“1968年是美国历史上少有的把诗歌当回事的一年”,“1968年是一个民谣的年代”,“1968年是‘新人’这一概念大行其道的一年”,“1968年是美国的选举之年...  

評分

朱科 公众号:书评之乱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电视节目,一位学问渊博的名嘴被现场观众拿着书逐条质问:“为什么你的很多观点前后不一致?前面把某个人批评得一文不值,后面又把他捧上天?” 主持人和其他观众心照不宣,笑而不语,等着看名嘴出丑。言下之意,“你之前言之凿凿,...  

評分

现在回顾评价42年前的历史,实在是太早了些,420年后再来看,或许会客观很多。作者在序中也承认,生于1948年的他,已由意气少年变成了花甲老人,可是肉眼所限,特别是对于越南战争,实在叫人客观不起来。作者力求客观,可书中却总有主观的影子,这是可以理解和被原谅的,因为看...  

用戶評價

评分

1968,劉少奇被徹底褫奪黨內任何地位。但這本書不會涉及,作者關注的還是包括美國、法國、東歐、墨西哥的年輕世代和日益保守政府之間的角力。但作者好像漏瞭日本。1968年,全共鬥運動進入高潮,東大事件之後,日本左翼學生勢力也開始分化。它的激烈和意義不啻於美國和法國的學生浪潮。但作者卻不著一筆,實在摸不透。

评分

翻譯有點捉急。對比後發現09年三聯版翻譯更好一點。要是能加一點同時代中國的相關運動就更有趣瞭,畢竟就連福柯也是受過毛影響的。

评分

作者是個實誠人,一上來就錶示寫這個主題我激情澎湃沒辦法客觀,你們看著辦吧~

评分

看慣瞭碎片化史學的著作,本書基本無感,況且作者主要是說史實,少論述,更加缺勁兒。

评分

我是在某個聽完魯sir講昆德拉的下午,突然發現1968作為年份之神奇的:忽然沒人能忍受不平,揭竿而起,世界撕裂,某種東西破卵而齣,至今還睏擾不休我們。書本身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碎片化材料豐富但未敘述“隱蔽的曆史”,私以為後者纔是真正意義上的考古工作。電視延長瞭革命的手臂、巴黎油印機、警察“起來靠牆站著”、很多個哥倫比亞、又一瓶莫洛托夫雞尾酒、哪兒都有金斯堡、理想而平和的杜布切剋、大地悲鴻比夫拉、結束在特拉特洛爾科、黑女聯盟、“哈瓦那!哈瓦那!”、麥卡锡寫詩、巴以來日方長,另外,沒有人能理解中國。布拉格之後再無天真,然而也反射齣最後的幻想:有沒有什麼能超越高牆?麵朝黑暗的慷慨呼聲真就是純白?最後同時寫到庫龍的波蘭與但丁的繁星,真是悲愴,從2019迴首1968,看到的是灰燼裏的黃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