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法國的存在主義馬剋思主義

戰後法國的存在主義馬剋思主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馬剋·波斯特
出品人:
頁數:394
译者:張金鵬
出版時間:2015-12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5139758
叢書系列:當代學術棱鏡譯叢
圖書標籤:
  • 馬剋思主義
  • 存在主義
  • 哲學
  • 薩特
  • 思想史
  • 法國
  • 政治學
  • 馬剋·波斯特
  • 存在主義
  • 馬剋思主義
  • 戰後法國
  • 哲學思想
  • 西方馬剋思主義
  • 薩特
  • 加繆
  • 意識形態批判
  • 現代性反思
  • 知識分子精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薩特走嚮存在主義馬剋思主義的思想進程為軸心,論述瞭存在主義的馬剋思主義産生與形成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黑格爾的復興和馬剋思的再發現為標誌,構成瞭存在主義馬剋思主義産生的理論準備階段;第二階段以存在主義與斯大林主義之間的理論交鋒為特徵,是存在主義馬剋思主義理論方嚮的開啓階段;第三個階段以存在主義與馬剋思主義的“融閤”為主題,是存在主義馬剋思主義的最終形成階段。存在主義馬剋思主義的形成呈現為一個發現、爭論、融閤的曆史進程,並在20世紀60年代成為具有重要影響的馬剋思主義理論。

作者簡介

馬剋·波斯特,後馬剋思思潮在美國的重要代錶之一,1941年生,1968年在紐約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加州大學厄灣校區曆史係教授,批判理論研究所所長,同時受聘於該校的信息科學院和比較文學係。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歐洲知識分子與文化史、批判理論和媒介研究。自1970年以來波斯特齣版瞭13本專著,發錶瞭近百篇學術論文,編譯瞭很多著作,並為它們寫作瞭“導論”。

張金鵬,安徽懷寜人,1989年畢業於淮北煤炭師範學院(今淮北師範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江蘇科技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馬剋思主義哲學史與國外馬剋思主義。已發錶學術論文近20篇,代錶作有《信息方式後現代語境中的批判理論》《聖火的光輝》《鮮活的馬剋思主義》等。

陳碩,江蘇鹽城人,1986年生。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為東南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嚮國外馬剋思主義。

目錄資訊

Ⅰ.既非唯心主義亦非唯物主義
一 黑格爾的復興:走嚮一種哲學人類學
1.黑格爾在法國
2.科耶夫:從主奴辯證法到自由工人
3.依波利特:苦惱意識
4.黑格爾、馬剋思與薩特
二 馬剋思的再發現和異化觀念
1.斯大林主義與法國共産黨
2.盧卡奇與戈德曼
3.《1844年手稿》
4.法國人說不
5.兩個馬剋思還是一個馬剋思
三 早期薩特:存在主義的自由概念
1.薩特的激進主義問題
2.創造自我的自由
3.自欺:與自身相關的自由
4.處境
Ⅱ.斯大林主義與存在主義者:1944—1956
四 嚮薩特開火:1944—1948
1.抨擊開始
2.炮火下的《存在與虛無》
3.薩特迴應
4.梅洛-龐蒂的存在主義馬剋思主義
五 存在主義者在行動:1950—1956
1.薩特發現瞭無産階級:1950—1954
2.梅洛-龐蒂論薩特的“辯證法的冒險”
3.與皮埃爾·納維爾的論戰
4.匈牙利事件:懷疑主義抑或斯多葛主義
5.與自由主義交鋒
6.熱內與他者
7.《社會主義或野蠻》
Ⅲ.走嚮存在主義的馬剋思主義:1957—1968
六 《爭鳴》集團:存在主義化的馬剋思主義者們
1.《爭鳴》
2.莫蘭、馬斯科洛和法國共産黨
3.超越哲學
4.科斯塔·阿剋塞洛斯與遊戲概念
5.富熱羅拉的海德格爾式馬剋思主義
6.夏特萊的滿足概念
7.列斐伏爾的日常生活概念
8.弗洛伊德問題
七 薩特的《批判》:馬剋思主義的存在主義
1.皈依馬剋思主義
2.辯證法與它的界限
3.實踐與自然
4.團體與自由
5.邁嚮一種社會本體論
6.從《批判》到福樓拜
八 存在主義馬剋思主義與結構主義
1.薩特與結構主義
2.阿爾都塞的“無起義者的革命”
九 結語:知識分子與1968年五月革命
1.後工業社會和新工人階級
2.從景觀到節日
3.薩特與列斐伏爾解釋曆史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讀瞭第一章,黑格爾...中斷,標記

评分

說穿瞭,作者在這裏的終極關懷是“發達資本主義嚮社會主義轉變”的問題,這與雅各賓模式、布爾什維剋模式、文化geming的毛模式都不同。 它需要解釋在新的處境下中産、技術人員、白領、藍領乃至學生可能産生的新的認同。它呼喚一種新型的政治。 它的訴求是“社會主義+自由”,是“去除異化+自我管理”,從而超越傳統自由主義下的原子狀態與工業機器下的物化狀態。在這個過程中,存在主義與馬剋思主義的結閤可能且必要。 但是該書本身並非理論的建構,而是一種思想史的敘述、對比與分析,對薩特的中後期思想作瞭非常好的解讀,關於薩特的“自由”觀念的演變。如何從虛無的自由到與他人關係中的自由,從自為的人變成曆史的人。並用它來分析1968年5月法國的學生與工人運動。

评分

波斯特的行文疏朗開闊,清晰地勾勒齣瞭戰後從薩特輻射整個法國知識界的思想脈絡,同時,對一種後現代語境下新左翼理論實踐的探索始終是本書綿伏韆裏的精魄。雖然如此,本書最為閃光的還是對於薩特的刻畫——將一個知識分子麵對自我和自身所處的時世而産生的思想徘徊和現實遭際描摹得極為生動,甚至帶著某種濃厚的曆史宿命感。作為一本思想史研究,作者以情節推動視角,以時勢演進理論,詳略得當,批評精要,可堪高屋建瓴之作。

评分

讀瞭第一章,黑格爾...中斷,標記

评分

1968.05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