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里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生于莫斯科一个艺术家家庭,父亲是著名的肖像画家,母亲是著名的钢琴家。少年时期他曾有意当音乐家,学习了六年音乐之后,又放弃了音乐改读文学。1906年他随父母访问了德国,1909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后又转到历史哲学系,1912年到德国马堡大学就读一年,研究新康德主义派学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开始和一些未来派艺术家交往,并开始发表作品。十月革命后,他长期在教育部图书馆工作。
帕斯捷尔纳克早期以诗歌创作为主,1914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之后又发表了《在街垒上》(1917)、《生活, 我的姐妹》(1922)、《崇高的疾病》(1924)等诗作。三十年代起以小说创作为主,先后发表了 《旅行护理》》 (1931)、《斯彼克托尔斯基》(1931)、《重生》(1932)等作品。卫国战争之后的1948年,他开始创作《日瓦戈医生》,1956年完成并在次年发表后,轰动国内外,并使作家在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具有现实主义的批判锋芒和思想深度, 善于在历史演变的背景下透视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和思想变异,真实而又细致地描写主人公多情而波动的内心世界与冷酷无情的客观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从而达到反思历史、呼唤人性的目的。《日瓦戈医生》便是他创作追求的集中代表。
日瓦戈之死(完整未删节版) □任晓雯 一九二九年,夏杪。 日瓦戈赶早,去索尔达金科夫医院报到。电车出了故障,时走时停。雷电撕破闷热,一街尘土落叶,狂旋出风的形状。坐在车窗边的日瓦戈,感觉昏瞀无力。打不开窗,便往后门挤。他在怒骂和踢踹中,“从电车踏板迈到石板路...
评分第一次拜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再一次重温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设。在深度阅读中,充分领略了俄国作家所擅长的写作风格,将气势...
评分帕斯捷尔纳克:诗人的证词 帕斯捷尔纳克观察世界的方法决定了他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即便1958年出版后曾掀起轩然大波的小说《日瓦戈医生》也是一部关于革命与诗人命运的小说。在40岁之前完成的自传《安全保护证》中,他这样描述莫斯科的冬天,“街道被黄昏缩短了三分之一...
评分“窗外看不见道路,也看不到墓地和菜园。风雪在院子里咆哮,空中扬起一片雪尘。可以这样想象,仿佛是暴风雪发现了尤拉,并且也意识到自己的可怕的力量,于是就尽情地欣赏给这孩子造成的印象。风在呼啸、哀嚎,想尽一切办法引起尤拉的注意。雪仿佛是一匹白色的织锦,从天上接连...
评分《日瓦戈医生》 世界第一本政治禁书 一部不朽的史诗 一部知识分子的命运史 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世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1955年,帕斯捷尔纳克写成了至今仍能证明他艺术生命力之恒...
由于对俄国历史知识的匮乏,所以很多地方我并不懂。但是有个地方很让我感动。写拉拉,她从不把读书当做什么高级的活动,就很削土豆皮一样的。甚至动物都能做。翻译很差劲。
评分全部看完…很能引起人的思考和共鸣…里面人物的思想活动很细腻很鲜活,很多问题都是我以前思考过却没有得到答案的,在书里都为我指点了迷津…
评分苦难和黑暗或许给予了文学创作者灵感和未来,但是那些苦痛却深入作品,深深刺痛读者,不忍卒读。
评分一个清醒的知识分子的悲剧: 在动荡的政治背景下,他能做什么? 他所能做到不过是保持一颗勇敢向前的心和立场坚定的信仰。
评分最动人的告白是帕斯捷尔纳克送给曾经的爱人伊文斯卡娅的书,在扉页上写着:“给拉拉。”署名是:“你的尤里·日瓦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