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1893~1941年)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新文学运动拓荒者之一。
在梵文、宗教方面亦研究颇深。
·
许地山一曰怪人,常年穿土黄色对襟长衫、留长发蓄山羊胡。
二曰通才,不但精于文史哲,还善琵琶、通梵文。
三曰名士,是张爱玲的国文教授,老舍的亦师亦友,
与周作人等创立了文学研究会,与瞿秋白等主办《新社会》旬刊。
·
许地山的散文用诗一般的语言将现实与哲学思辨、宗教情怀巧妙糅合,文短语精、清新隽永、充满哲思。
许地山经典散文《落花生》因被纳入语文教材和新课标必读而广为人知,但称先生的其他作品为民国散落的文化遗珠并不为过。在抗战动荡激昂的年代,许地山空灵幽远,充满哲思的行文风格可谓独树一帜。
“他没有派别,只希望能为那环境幽暗者作明灯,为那觉根害病者求方药,为那心意烦闷者解苦恼 。”先生的文字总能让读者“有所慰藉”。
从蝉和大海的寓言,到爱人间的情愫,其散文将现实与哲学思辨、宗教情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亦僧亦俗”,在当年民国文学中卓然不群,在如今快速阅读的大环境下显得难能可贵。
·
本版《落花生》保留了1925年初次出版的散文集《空山灵雨》中全部篇目,另加入精选16篇,共60篇。编者按题材排序分辑精校,并配以契合的插画,期冀呈现给读者一本可反复品读的散文集。
·
本书共分为4辑:
第1辑 落花生
关于蝉和大海的寓言,关于梨花和老妇人的故事。往往短短一篇,禅意尽现。
第2辑 春的林野
从孩子间的懵懂感情,到对逝去妻子的思念,许地山笔下的爱情,或朦胧可爱,或深情可叹。他曾说,我自信我是有情人。
第3辑 我的童年
“自入世以来,屡遭变难,四方流离”,许地山念及幼时的母亲、祖母以及在牛津的时光,不禁“到回忆之乡”,娓娓道来。
第4辑 万物之母
集时势之作,讽时事、论文学。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由此得以一窥许地山的“入世”的一面。
·
书后附许地山女儿许燕吉抄写的《落花生》手稿及其所作《我记忆中的父亲》,希望让本书更具收藏价值。
很久没有看散文了,居然看起来有些吃力。断断续续看了好久终于看完了。 看许地山老师的文章总是能够感觉到他书里的那条小路,那条小溪,那只吱吱叫的婵,哦,对了,还有那些好美好美的雨天。 应证了这本书最前面的那句话:凡美丽的事物,都是这么简单的。 但有些文章又看的特别...
评分读完此书,不由再次同情起那些被语文教材翻了牌子的骚人们(上一次是鲁迅)——他们明明活泼调皮,脑洞不小,却遭到了教科书维度打击,成为呆板扁平的乏味记忆,背负着“通假字”和“全文背诵”的墓碑,长眠在权力话语的不毛之地(咦,我又押韵了么?不是故意的)。 其实许氏...
评分正赶上过大年,排除走亲访友、郑州游玩和平复心情的时间,看完这本并不多厚的散文+短篇小说集竟用了25天时间。 看惯了厚书的人,反而对读起这样的零散合集有些吃力了。昨天在邢台老亲戚家,终于啃完了整本书,不过感慨还是颇深,整个身心也一直沉浸在浓浓的民国风情之中,加之...
评分很久没有看散文了,居然看起来有些吃力。断断续续看了好久终于看完了。 看许地山老师的文章总是能够感觉到他书里的那条小路,那条小溪,那只吱吱叫的婵,哦,对了,还有那些好美好美的雨天。 应证了这本书最前面的那句话:凡美丽的事物,都是这么简单的。 但有些文章又看的特别...
评分尽管小学时学过许地山的《落花生》,但是随着年岁的久远,很多细节已经模糊记不清了。 重新翻开《落花生》,以现在的修为和眼光来看许先生的文字,才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为什么说许先生的文字是一杯苦茶是有原因的,除了霁月清风般的疏阔飘逸,他的文章还有一丝未到人生...
“你应当作荫,不应当受荫。” “你愿我作这样的荫么?” “这样的荫算什么!我愿你作无边宝华盖,能普荫一切世间诸有情。愿你为如意净明珠,能普照一切世间诸有情。愿你为降魔金刚杵,能破坏一切世间诸障碍。愿你为多宝盂兰盆,能盛百味,滋养一切世间诸饥渴者。愿你有六手,十二手,百手,千万手,无量数那由他如意手,能成全一切世间等等美善事。”
评分有点生涩难读。
评分借于无锡市图书馆I266/642;已读完前面2章节(心有事、蝉和蛇和笑)及后面2章节(无法投递之邮件)。文笔读来顺畅,值得买下收藏分享之。
评分“地会老,天会荒,人类也会碎成星云尘”……真好啊。
评分勞資最近被重口包圍得相當厲害。好久沒讀過這麼清新的書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